正文

師德底線:拷問一個民族的未來 6

中國刻不容緩 作者:童南茜


值得一提的是,據(jù)報道,與該事件中造假教授的獲獎項目相關的技術成果鑒定實質上是“走過場”,參與鑒定的專家名為“鑒定”,實為“捧場”。

有網(wǎng)友曾就此評論說:“當前的一些無良學者,銅臭熏天也好,剽竊造假也好,這些都是喪失了起碼的學術道德的表現(xiàn),但更可怕的是還有一些所謂的專家教授,他們也知道學術的真諦在于維護公平和正義,但他們或窺測政治風向,或為錢說話,信口雌黃、顛倒黑白——就如在2007年的‘周老虎事件’中那些‘鑒定’虎照為真老虎的7位專家一樣……”

這里所說的這些“專家教授”就是我們在本書前文中所說的“磚家教授”,只不過是此時他們?yōu)殄X說話時,這塊“磚”已換成“金磚”了。

中國的大學到底怎么了?溫家寶總理有一句話可謂一語中的:“一些大學功利化,什么都和錢掛鉤,這是個要命的問題。”

的確,現(xiàn)在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學術腐敗以及全國各地高校屢屢曝出的貪腐要案,其背后都是“錢”的問題,本質上都是由于關于教書育人的一些傳統(tǒng)的教育價值觀讓位于“金錢至上”的價值觀所致。

這種價值觀的變化不但表現(xiàn)在一些教師、學校負責人身上,也表現(xiàn)在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者身上。

近幾年頻發(fā)的“校車交通事故”,則直接拷問著我們當前一些地方教育機構的這種價值觀變化。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為了普及全民教育。“校車交通事故”頻發(fā)后,一些地區(qū)的不恰當?shù)?ldquo;撤點并校”現(xiàn)象浮出水面。撤點并校使一些地方教育部門的辦學成本大幅減少,但因此使一些孩子要到路途遙遠的外村外地念小學,上學成本反而比國家實施義務教育前還要高!新的“上學難”問題又來了。我們不禁要問的是:這些地方教育機構撤點并校到底考慮的是什么?是普及全民義務教育政策,使每一個孩子都上好學還是只考慮辦學的成本和經濟效益?

有學者曾尖銳地指出,目前中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已深深卷入市場經濟競爭結構中,學校越來越像公司,教師越來越像商人,這是當前教育改革怎么改都很難如意的原因。

事實上,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述,當前教育領域的這些問題,已是發(fā)生在教育價值觀層面上的問題,拜金之風在教育領域內的侵襲,是我們幾千年傳統(tǒng)師道尊嚴等價值觀所遭遇的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這場挑戰(zhàn)已嚴重地危害到了我們這個社會基本的價值觀底線和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教育文化傳統(tǒng)。這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因為教育機構作為社會教化、文明養(yǎng)成最重要的制度化場所,歷來被視為社會道德的源泉,若這個方面出了問題,則將如何為我們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構建和“大國崛起、民族復興”愿景提供教育保障?任何改革,如果不觸及這個價值觀問題,恐怕都難以走出這個“很難如意”的局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