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什么年齡的孩子,對“聲音”都會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如果能自己制造千變?nèi)f化、千奇百怪的聲音,他們會相當興奮,而“樂器”最能滿足這種需求。
許多父母因為尚不知道兒童的興趣所在,不敢貿(mào)然購買較昂貴的樂器,于是便想到代替的方法:買些玩具樂器,既可滿足他們敲敲打打、制造聲音的欲望,又可試探孩子的興趣所在。市面上也有很多這類的樂器,但是父母也會存有一些疑慮:這樣的做法正確嗎?會不會有不良效果?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將玩具樂器分類:
甲類:
無音高變化的敲擊類玩具樂器,如玩具鼓、撥浪鼓、小猴子打鼓及玩具鈸等。
乙類:
有音高變化的敲擊玩具樂器,如小鋼琴、玩具鐘琴等等。
丙類:
高科技的產(chǎn)物,如電子鍵盤玩具樂器、電子玩具吉他、玩具卡拉OK、電子玩具套鼓(Drum Set)等。
琳瑯滿目、為數(shù)還不少的玩具樂器,該如何選擇,才能對孩子有正面的意義而非負面的影響,這就要看它是屬于何類樂器及其品質(zhì)如何了!
甲類無音高變化的樂器,最能滿足孩子敲打的欲望,因為不牽涉到音高的變化,購買時較簡單。
如果購買乙類樂器,必須確定其音準是否正確,以免不準確的音高影響孩子的音感。而材質(zhì)如果是粗糙的,更會在孩子的強力敲打下,傷及聽力。
丙類樂器同樣須注意其設(shè)定的音高是否準確。不要以為有IC晶片的玩具樂器就可全盤接受。必須確認音準是否正確。
代替性的玩具樂器是屬暫時性的,等到孩子長大,例如上了幼兒園大班之后,玩具樂器就已無法滿足他們了!
過渡期如何處理
給您的建議是:如果您不想貿(mào)然地替孩子決定學習何種樂器,不妨先帶孩子多欣賞一些免費的音樂會(如社區(qū)音樂會等),讓孩子多聽、多看?;蚴窃诤⒆由嫌變簣@大班之后,找個理想的樂器老師,先帶孩子到琴行,以租琴的方式,先學習一段時間,再決定是否購買樂器。此外,對于小學生,最好的方式是父母陪同孩子欣賞音樂CD,或看交響樂團DVD等,讓他多接觸音樂,從樂器的聲音、樂器的吹法、拉法和形狀上,自己來決定想學哪種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