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步:戰(zhàn)術提問(1)

超級識謊術 作者:麗娜·西斯科


想快速識謊,你就要學會戰(zhàn)術提問

提問恰當?shù)膯栴}

你認為自己問的問題合適嗎?好好想想你的答語,然后在讀完我馬上要教你的提問藝術(這可是我的拿手好戲)后,再問自己一遍。最后一步就是獲取真相了,我會跟大家分享八類合適的問題。

第一,問敘述性的問題,獲得敘述性的回答

如果你想得到敘述性的信息,那必須要問敘述性的問題。敘述性問題通常有六個核心: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和方式。避免模糊的敘述性問題。要想得到具體的細節(jié),你就需要問具體的問題。

例如,你想知道某人做了什么,拿個具體的例子來說,你的目擊證人在火災現(xiàn)場,你就不能問他:“你看見了什么?”雖然是敘述性問題沒錯,但太含糊了。對方可能會這么回答你:“我看見人站在周圍?!边@有什么用呢?

所以為了得到相關信息,并且不浪費任何人的時間,你的問題必須要具體些:“18:40,你說你到了火災現(xiàn)場,你看到了幾個人?”如果你想知道他有沒有跟火災現(xiàn)場的人說話,你就不能問得那么直截了當,這會給他留下避實就虛的余地。

相反,你要假定他跟人說話了,只問他:“別人對你說什么了?”若他沒跟任何人說話,他就會直接告訴你,你就省去了問兩個問題的時間,一箭雙雕,一個問題套出兩個答案。

任何把審訊或采訪當成工作的一部分的人,都知道時間從不會綽綽有余,省幾秒時間,用一個問題得到兩個問題的答案,比起問兩個問題來要重要很多。所以假定,你想知道某人是否有孩子的話,不要問人家:“你有孩子嗎?”就假定他有,直接問他有幾個孩子。如果一個沒有,他當然就會告訴你他沒有孩子。

第二,小心地問是或否的問題

我上面給了你許多是或否的問題以及它們該怎么使用的例子。只在檢測是否真實時才用是或否的問題,萬不可把它們當支柱使用,或犯下重復問人家一個問題的錯誤!

這是蹩腳的提問技巧,因為你不問敘事性的問題,就不會得到更詳盡的信息。問對方是或否的問題時,你要保證能在三次嘗試范圍之內,得到是或否的回答。如果沒有,你就要明白那家伙是在逃避問題,可能隱瞞了一些事情。

第三,問“真的嗎?”

我喜歡只有一個詞語的問題,做軍審員時我經常使用,但這招要求你有耐心。這個方法還是有效的,因為對話中的沉默讓多數(shù)人覺得不太舒服,他們會更傾向于打破沉默,讓對話進行下去。

問“真的嗎?”,會鼓勵對方在你問都不用問的情況下提供更多信息,酷吧?特別是關系和感情都處于微妙平衡的狀態(tài),人家仍沒確定是否足夠喜歡你或信任你,能把信息泄露給你,而你并不想旁敲側擊時,用這個辦法實在太管用了。

如果沉默讓你不舒服,那你就要有耐心。你不能成為打破沉默的那個人!只管問你的問題,等待回答。如果做不到,你的問題就會變質,讓你看著好像優(yōu)柔寡斷似的。等待回答其實是釋放了一種你掌控著局面的信號,哪怕要在沉默中等三四分鐘,你也要等對方詳細闡述。

你懷疑某人撒謊時,這招也十分管用。此外,它還能給對方機會補充或修改自己先前的陳述,而免于之后變卦或太丟面子:“嗯,或許它發(fā)生時并不像我說的那樣”或“現(xiàn)在我想好了,事情是這樣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