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喜歡一個關(guān)于“謙虛”的定義,它把謙虛定義為愿意看到一切新的事物。昨天發(fā)生了一些糟糕的事情,并不意味著今天也是糟糕的。昨天發(fā)生了一些美妙的事情,并不意味著今天也是美妙的。這兩種情況都取決于我們的態(tài)度,要把糟糕的東西轉(zhuǎn)變?yōu)榫实臇|西,把精彩的東西轉(zhuǎn)變?yōu)楦泳实臇|西。
但是,這和忍耐有什么關(guān)系呢?關(guān)系太大了。你知道,忍耐取決于信任。如果你相信未來的事情都是美好的,那么你就可以忍耐它。
例如,看著正在生長中的玫瑰,你相信如果給它充足的養(yǎng)分和水,以及細(xì)心的護(hù)理,就會開出美麗的玫瑰花。你便愿意忍耐?;蛘?,讓我們看看你和孩子之間的問題。他們總是頂嘴,又狂妄自大,總之讓人很頭疼。但是你知道你的孩子是好孩子,你相信他們會變好。所以你可以忍耐他們。你愿意花費時間,做一切能幫助孩子們的事,使你的孩子能回到快樂的軌道上來。
再看看相反的情況。干洗店的店員總是丟三落四,她用你的干洗液卻永遠(yuǎn)找不到你的衣服,她總是洗不干凈機(jī)架和機(jī)箱,這一切都快把你逼瘋了。你認(rèn)為在將來,能與她滿意互動的可能性為零。于是再也不想忍耐下去了,打算跟她大吵一架。
任何事物的成長都需要忍耐:快樂的孩子,美麗的玫瑰,成功的人際關(guān)系。但是,忍耐并不是指碰到你反感的事情時,要“忍氣吞聲”,而是“愿意看到一切新的事物”,換句話說,忍耐就是相信未來的一切都是好的。
例如,你的母親或婆婆在最后一次跟你見面的時候,非常討厭你。她批評你做的飯菜不好吃,就墻角快死的繡球花發(fā)表評論,并且就如何管教孩子或?qū)櫸锾岢隽思怃J的意見。通常情況下,你的戒備心很重,不相信與她下次會面時情況會變好,你也沒有耐心做點什么來解決這些問題。所以你假裝與她“相處融洽”,關(guān)閉心扉,縮短與她相處的時間,通常只是一直忍耐到她離開(吁?。?/p>
但是,如果你愿意謙虛,相信雖然昨天與她的交流很可怕,并不意味著下次的會面依然如此,相信無論現(xiàn)在怎樣,將來都是好的,你就愿意忍耐。例如,你愿意把她叫到一邊,說:“媽媽,我們需要談?wù)?。上次你對我的言行讓我覺得很不舒服。我不喜歡受人批評和指責(zé)。我想我們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樣我們既可以向?qū)Ψ奖磉_(dá)出我們的感受,而對方又不會對此感覺不好。你愿意和我一起解決這個問題嗎?”
如果她愿意,那很好,你就有很可能和她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如果她不愿意,對這段關(guān)系,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為自己創(chuàng)造幸福的未來。這就可能意味著限制與她相處的時間,也意味著你只是在公共場合和她見面,這樣她就沒有批評你生活方式的機(jī)會了。那可能意味著多種選擇,最重要的是——你要對自己的未來負(fù)責(zé)。
要謙虛。每天都愿意把所有的事情看成新的,在這種意愿的基礎(chǔ)上,相信未來總是美好的。在這種信任的基礎(chǔ)上,用信任所產(chǎn)生的耐心作為武裝,為自己建立一個可以安心享受的未來。
忍耐是這樣一種讓人誤解的美德,往往是殉難和犧牲的代名詞。相反,你要把它作為幸福和快樂的代名詞。把它作為一種奇妙的工具——它讓你用充滿愛的雙眼看待未來,而且是美好的未來。
本杰明·富蘭克林
“能夠忍耐的人可以擁有他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