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亦可說,人生離去了天命,便全無意義價值可言。但孔子的私生活可以這樣講,別人不能。這一觀念,在中國乃由孔子以后戰(zhàn)國時代的諸子百家所闡揚。
讀《莊子·齊物論》,便知天之所生謂之物。人生亦為萬物之一。人生之所以異于萬物者,即在其能獨近于天命,能與天命最相合一,所以說“天人合一”。此義宏深,又豈是人生于天命相離遠者所能知。果使人生離于天命遠,則人生亦同于萬物與萬物無大相異,亦無足貴矣。故就人生論之,人生最大目標(biāo)、最高宗旨,即在能發(fā)明天命??鬃訛槿寮宜罘Q最知天命者,其他自顏淵以下,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離于天命遠近為分別。這是中國古代論人生之最高宗旨,后代人亦與此不遠。這可以說是我中華民族論學(xué)分別之大體所在。
近百年來,世界人類文化所宗,可說全在歐洲。最近五十年,歐洲文化近于衰落,此下不能再為世界人類文化向往之宗主。所以可說,最近乃是人類文化之衰落期。此下世界文化又將何所向往?這是今天我們?nèi)祟愖钪档弥匾暤默F(xiàn)實問題。
以過去世界文化之興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則不易再興,而中國文化則屢仆屢起,故能綿延數(shù)千年不斷。這可說,因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自古以來即能注意到不違背天,不違背自然,且又能與天命自然融合一體。我以為此下世界文化之歸結(jié),恐必將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宗主。此事涵義廣大,非本篇短文所能及,暫不深論。
今僅舉“天下”二字來說,中國人最喜言“天下”?!疤煜隆倍?,包容廣大,其涵義即有,使全世界人類文化融合為一,各民族和平并存,人文自然相互調(diào)適之義。其他亦可據(jù)此推想。
我抄了賓四先生的全文。此文寫于1990年5月。全抄的目的無非是想讓讀者得窺全豹。我不敢擅自加以刪節(jié),恐失真相。
我們把賓四先生早期和晚期的兩篇著作一對比便發(fā)現(xiàn),他晚年的這一篇著作,對“天人合一”的認識大大地改變了。他自己使用“澈悟”這個詞,有點像佛教的“頓悟”。他自己稱此為“大體悟”,說這“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又說“此事涵義廣大”,看樣子他認為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們當(dāng)然都非常希望知道,這“澈悟”的內(nèi)容究竟是什么??上麑懘宋囊院蟛痪镁椭x世,這將成為一個永恒的謎。賓四先生畢生用力探索中國文化之精髓,積80年之經(jīng)驗,對此問題必有精辟的見解,可惜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了。
他在此文中一再講“人類生存”。他講得比較明確:“天”就是“天命”;“人”就是“人生”。這同我對“天”“人”的理解不大一樣。但是,他又講到“不違背天,不違背自然”,把“天”與“自然”等同,又似乎同我的理解差不多。他講到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認為“歐洲文化近于衰落”,將來世界文化“必將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宗主”。這一點也同我的想法差不多。
賓四先生往矣。我不揣谫陋,談一談我自己對“天人合一”的看法,希望對讀者有那么一點用處,并就正于有道。我完全同意賓四先生對這個命題的評價:涵義深遠,意義重大。我在這里只想先提出一點來:正如我在上面談到的,我不把“天”理解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為“人生”;我認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們?nèi)祟?。天人關(guān)系是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磥碓谶@一點上我同賓四先生意見是不一樣的。
我怎樣來解釋“天人合一”呢?
話要說得遠一點,否則不易說清楚。
最近四五年以來,我以一個哲學(xué)門外漢的身份,有點不務(wù)正業(yè),經(jīng)常思考一些東西方文化關(guān)系問題,思考與賓四先生提出的“此下世界文化又將何所向往”相似的問題。我先在此聲明一句:我并不是受到賓四先生的啟發(fā)才思考的,因為我開始思考遠在他的文章寫成以前,只能說是“不謀而合”吧。我曾在許多文章中表達了我的想法,在許多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上,我也發(fā)表了一些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