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還沒說完。在成長過程中,第二圈受傷脆弱層和內(nèi)圈的生命核心層,都會被第三圈保護層所掩蓋。我們自然地構建出這一層,來保護易受傷的脆弱情感。這個第三層是我們用來將苦痛的能量阻隔在外以免受傷的屏障,它也是我們用來掌控混亂生活的方法。保護層設法讓自己不要感受到更多的痛苦和害怕。我們會用盡各種方法來保護自己,例如,壓縮自己的生命能量和經(jīng)驗,讓自己處于安全的狀態(tài);用上癮的藥物或行為,讓自己分心;在生活中努力奮斗、取悅別人、退縮不前、理智化、誘惑別人、保持忙碌……不可勝數(shù)。有些人會讓自己的認同和行為符合別人的期望,并理性地將自己的任務做好(順從)。有些人則是叛逆,但卻是帶著深深的疏離感、憤怒感和切斷感受(叛逆)。有些人會因為無法達成被期望的要求,或不能忍受這樣的壓力,于是垮掉放棄或抽離逃開(退縮不前)。我留意到自己雖然經(jīng)常是個順從者,然而很多時候也是個叛逆者和局外人。
保護脆弱情感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讓自己順應一種角色和一種自我形象。我們躲藏在各種角色之后,變得有權勢,變成犧牲者,變得性感,成為一個善于照顧的人,變成最好的或最糟的,變成開心果,成為有靈性的、有魅力的或是運動發(fā)達的人。我們也躲在可以強化自我的任何事物背后。我曾經(jīng)選擇作為一個哈佛畢業(yè)生、嬉皮、叛逆者、醫(yī)生、好人、修行者、精神科醫(yī)師、治療師和網(wǎng)球選手。很難想象自己在和他人互動時,可以不戴上一直賴以維生以呈現(xiàn)自我形象的面具。沒有了面具,我們整個人將變得脆弱不堪;失去了保護層,恐懼和羞愧感也將跟著浮現(xiàn)。
我最近參加一個研討會,是一個三年訓練計劃的一部分。通常我都是團體的帶領人,我會很安適地躲在這個角色后面,讓自己可以逃避自己的脆弱,但這一次卻行不通。我在這個團體中是新人,因為我剛從另一個我要展開訓練的地方趕過來,所以覺得自己是個外來的闖入者。第二天,我感受到自己不安定的感覺升高,而且越來越退縮到自己的內(nèi)在,我對自己是如此的恐慌、不安定,甚至不敢找人一起共進午餐;到了第三天,我開始碰觸到驚嚇和無助的深刻感受。我知道自己就是因為內(nèi)在的這些感受來參加這個團體,但這樣的認知仍不能讓我覺得舒服些;到了第四天,帶領人詢問全場還有沒有人想分享些什么,我想隱藏自己,但馬上就知道他打算和我們每個人有所接觸。當他來到我面前時,我緊張到一個字也說不出口,但他幫助我呈現(xiàn)自己的恐懼、承認自己的驚嚇狀態(tài),我開始覺得安全,并讓自己可以融入這個團體。
保護層并不是一個負面的空間,是我們對它的無意識造成了它的負面性。當我們還是小孩時,必須找一個保護自己的方式,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建造了自己獨特的防御風格,如果沒有這層保護,我們無法安然無恙。不幸的是,我們變得太認同且依附于自己的保護層,而無意識地活在防御行為中。正由于它是這么地慣性且無意識,因此我們無法自主地選擇運用或是不運用它。我們很小就構建了這些保護層,早已養(yǎng)成習慣而不自知。結果,我們只能毫無選擇地把能量拒絕在外,將自己逼到孤立無援的境地;借由收斂約束生活,讓自己不用感受到害怕,結果生命的能量和喜樂,也跟著受累。保護層將生命能量深鎖于內(nèi),切斷感受,也切斷了自由流動、生機盎然的創(chuàng)造能量。于是,我們建造了一個嚴格的信念系統(tǒng),以保護我們的保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