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上癮的認識一直是非常單純的。在進行這項內(nèi)在工作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許多行為,是根深蒂固于想要逃避恐懼與痛苦的深沉感受。我知道藥物濫用是一種明顯的上癮行為,但更深入觀察之后,我開始認清,許多我們通常認為正常的行為其實也是上癮的一種隱晦形式。舉例來說,社交活動、吃甜食、批判他人和愛分析的習慣,都源自于想要逃避深入看到內(nèi)在,都是我們?yōu)榱颂颖芨惺芏脕硖钊麜r間和頭腦思考的花樣。通過這項內(nèi)在工作,我開始對自己淡化強烈情感和以轉(zhuǎn)移焦點流失能量的種種方式,變得更加敏感。覺知到深埋于內(nèi)在的傷痛有多么難以接近,也改變了我對自己許多生活模式的認知。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上癮癥,有時候我們能意識到它們,有時則不能。踏上了深入內(nèi)在的旅程,我們遲早都得檢查自己的慣性行為,同時也得學著和它們做朋友;我們利用這些慣性行為來逃避當下出現(xiàn)的感受,或者更精確地說,是為了逃避恐懼和痛苦的感受。我看見上癮是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作出的選擇,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變得無知無覺而不必面對當下。因為不想感受自己的脆弱面,我們會無意識地受到自己習慣及癖好的吸引,進入我之前提到的上癮模式。即使在較深的層次,我們也利用不同的上癮形式來逃避終究得面對的空虛。在真理與靜心道路的亮光中我們所看到的是,上癮并非只是為了逃避感受恐懼及痛苦,同時也是為了避開感受介于“頭腦思緒”與“沒有思緒”之間的縫隙,即那份內(nèi)在的空洞感。
上癮是一種害怕感受這種空虛而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式。關(guān)于上癮和共依存的論述有很多;事實上,探索共依存現(xiàn)象的內(nèi)在工作,源自于想去探究人們?yōu)E用物質(zhì)的理由。這本書里,我把焦點放在檢視它在我們的內(nèi)在旅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與靜心的關(guān)系,和如何運用靜心來療愈上癮上。上癮是我們保護層的一部分,因為它有效率地阻擋了我們進入中間的脆弱層。事實上,它正好作用在表層和中間層的邊界,在防御和感覺之間,就像一道無形的能量屏障,抑制痛苦和恐懼感從我們的無意識浮上表面。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導致我們逃避的主要原因,并非是面對內(nèi)在傷痛和空虛時產(chǎn)生的痛苦,而是那份恐懼。那份我們必須得正面相遇并從中通過的恐懼,那份放掉控制的恐懼。我們將生活保持在一種半上癮的常態(tài),好逃避那些必須得去面對的恐懼;當我們說明抽煙、喝咖啡和吃甜食等常見的習性,是來自于害怕面對被剝奪、沒有價值或空虛感的無意識驅(qū)力時,學員們通常會感到非常地驚愕。然而,對我而言確是如此。因為已經(jīng)變得熟悉又習慣了,所以上癮行為和被切斷的感覺之間的聯(lián)結(jié),就顯得不是那么清楚鮮明。我們的癮頭癖好已經(jīng)成為阻擋在我們有意識和無意識心智之間的一道積習已深的煙幕。
然而即使試圖逃避恐懼,生命無論如何都還是有辦法驅(qū)使我們進入中間的感覺層;如果抗拒生命想要教導我們的,那么教訓就會來得令人痛苦不堪。我有一個親密的朋友,在一場幾乎令其喪命的摩托車車禍后,終于認清自己必須更深入檢視生命的方向。我們的高層意識、我們的深層心理,遲早會讓我們將自己的感覺和能量重新聯(lián)結(jié)起來;我們的各種上癮癥,是無意識地企圖阻止這份無可避免的聯(lián)結(jié)歷程。溫柔慈悲地檢視上癮癥,可以和緩這股沖擊;通過帶入覺知與理解,可以減低它們的力量與吸引力。因為我們內(nèi)在對自我了解的渴望,比恐懼更為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