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微軟,還是其他的計算機開發(fā)商,用戶才是他們真正的上帝。用戶對產品的滿意度才是衡量優(yōu)勝者的決定因素。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高科技廠商已經意識到整合是一個賣點。正如微軟的Windows還在集成殺毒、搜索等功能一樣,許多客戶希望技術提供商能夠解決整合問題。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不管微軟和甲骨文們是否愿意,他們沒有選擇??蛻舻男枨蟛攀撬麄冃枰紤]的。每年在研發(fā)方面投入幾十億美元的微軟,并不懼怕合作會給自己的軟件帶來滅頂之災。就如微軟公司CEO鮑爾默所說,他們兩家公司將繼續(xù)頑強地競爭,但是和解創(chuàng)造了有利于兩家公司新的合作階段。
雖然微軟與IBM之間有過合作,但是他們兩家在新一代網絡應用程序方面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原因在于IBM和微軟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統(tǒng),在操作平臺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IBM不遺余力地在全球支持Linux的發(fā)展,但IBM自身卻并沒有Linux的產品。IBM對Linux的支持完全是沖著微軟來的。IBM丟掉了操作系統(tǒng)平臺老大的地位,網絡時代為IBM提供了一次翻身的機會,IBM不能再次錯過。它的WebSphere是威脅微軟.NET的最大殺手。此前,微軟依靠Windows徹底將IBM趕出了操作系統(tǒng)市場?,F(xiàn)在,由于Windows視窗操作系統(tǒng)和Of·ce辦公軟件市場的日趨飽和,微軟不得不開始尋求新的收入來源。利潤豐厚的商業(yè)軟件市場進入了軟件巨人的視野,微軟奧蘭多·阿亞娜表示,這一市場將為公司帶來100億美元的收入。盡管微軟的新產品主要針對中小型企業(yè)用戶,但是正如首席執(zhí)行官斯蒂夫·鮑爾默所說的,一旦時機成熟,微軟將切入大型用戶市場。微軟表示商業(yè)應用軟件部門前景看好,已經在2005年實現(xiàn)贏利。
微軟幾次三番地與對手握手言和,它在公眾的心目中,形象逐漸好轉起來,即便是在法庭上,態(tài)度也開始柔和,雖然一再遭遇訴訟,但微軟卻能一一化解。此前微軟確實得罪了很多人,反對微軟的對手也是層出不窮。就如微軟(中國)有關人士所言,微軟公司的產品線拉得很長,也許,此時微軟該向大家低頭了。微軟與對手的這種合作是基于Windows這個操作系統(tǒng)的標準,這無疑也是微軟的勝利。
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成長為當今世界商業(yè)巨頭,微軟的每一個舉措都深遠地影響著世界。在今天,美國的經濟風光的表面下,卻處處藏著暗礁,但這些暗礁被信息產業(yè)的繁榮所掩蓋。微軟作為信息產業(yè)的領軍人物無疑是功不可沒的。一旦它失去動力,受損失的不僅是微軟本身,微軟的行業(yè)對手們可能損失更大,而損失最大的將會是美國的整體經濟。在這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形勢下,微軟顯示了足夠的膽魄與實力化敵為友,共謀發(fā)展,實在是明智之舉。
心得:
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要合作。
了解一個人的實力,看清他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