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場后,趙樸初常和梅達君等同學去功德林素菜館小聚,以助談興。
離開蘇州后,趙樸初到上海工作。余暇,他仍喜歡到戲院看一場昆戲。除了看南方傳字輩的昆戲、俞振飛的戲,也看偶爾來上海的北昆韓世昌、白云生、侯玉山、馬祥麟的戲。這些演員中,趙樸初與徐凌云、趙景深等名票極熟。談起昆曲唱腔,趙樸初眉飛色舞,句句在行。
后來,趙樸初是一個昆曲迷,連周總理也知道了!
1956年春天,浙江省昆劇團前身——國風昆蘇劇團晉京演出《十五貫》。毛主席親臨觀看,并捐獻5000元給劇團。事后,周總理在中南海主持該劇座談會,說:“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劇團要向各方面請教,有幾位昆曲愛好者不能忘記,一位是王昆侖,一位是趙樸初,都是有研究的。”從那以后,浙江昆劇團的同志與趙樸初一直保持親密的接觸。
20世紀60年代初,曲學家吳梅之子吳南青為趙樸初所作的小令作譜,北京昆曲研習社吟唱,紅學家俞平伯先生當時主持該社,親自擊鼓助興,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