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全國的學制還沒有太肯定,初高兩等小學之上,大抵中學四年,大學四年。清華一面要遵照這學制辦事,一面又必須考慮到學生留學深造,一般要在出國五年之內,讀完大學研究院,至少博得一個碩士的頭銜,然后回國。高中兩科的劃分,與每科各四年,表面上正符合了國內學制的要求,實際卻不然,總計八年之中,前五年或六年所傳授的幾乎全部是中學程度的課目,后兩年或三年才安排上大學的一些基本課目。所以畢業(yè)生留美,幾乎全都做插班生,而一般插入大學三年級,讀兩年畢業(yè)后,再留三年讀研究院。我在清華八九年,在最后一兩年里,高等科的最高兩班就索性改稱大一、大二。但清華成為正式的大學,是遲到一九二五年才開始的。一九二九年,才有第一班學生畢業(yè),那時我已經(jīng)離開多年了。
中學拖長到六年,大學只有最初兩年,而在這幾年之中,為了準備留美,必須全副精神用在英語的訓練上,要求學生能閱讀外,還要能聽、能說、能寫;因此,就知識傳授說,程度是不可能太高的。大學只前二年,又不分科系,當然比不上同時的歷史較久而規(guī)模更完備的大學,有如南洋、約翰;中學也比不上上海某些私立的中學。
上述的情況多少決定了當時清華師資的兩個特點:一是通英文的教師要占到十之八九,其余十之一二是用漢語教學的老先生了;二是學問造詣大都不很高,反正也沒有很高的必要。用英語的教師有兩個來源:一自然是美國,其中很多的原先就是中學教師,有教過許多年的,有些教學經(jīng)驗;其次是畢業(yè)不久或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畢業(yè)生,曾經(jīng)教過大學而在教學研究上有些成績與地位的居少數(shù),其中個別資歷特別老些的是借了休假的機會來逛逛中國的,只呆上一年半載就回去了。他們通過甚么途徑來到清華的呢?有一條是學生們也一般知道的,就是委托北美基督教青年協(xié)會在美國登報招請。這條路似乎就不太高明。在本國大、中學校教學多年,扎上根抵的教師,或成績比較優(yōu)良而不難在本國找到工作的大學畢業(yè)生大概不會應招罷??梢赃@樣說,一般應招而來的是為了解決他們在本國所難以解決生活問題,如果有一點“抱負”或“理想”的話,那是和傳播基督教分不開的。他們象一千年前從羅馬到英國傳教的奧古斯丁那樣,認為“基督教化就是文明化”,因此,一般對搞所謂“查經(jīng)班”與“主日學”十分熱心。記得有一個當校醫(yī)而兼教生理學課的美國人,一有機會,就要傳“道”,就要為個別找他的學生祈禱,而醫(yī)道與生理衛(wèi)生知識則很膚淺,平時對病人也不很負責;大家都說他來到清華,是不救肉體,專救靈魂,讓更多的靈魂早升天界的。不用說,他們對中國固有的文化,不象來自歐洲的某些教士,根本不感興趣。九年之中,我所接觸到的幾十個清華美國教師中,可以說沒有一個把漢語學得象個樣的,只學上一些詞匯,不讓侍候他們的“仆役”(boy)有所誤會,從而引起自己的損失,也就“適可而止”。漢文更不必說了。唯一可算例外的是一個西洋史教員,他搜集了不少有關圓明園的資料,琢磨了許多年。而他是有企圖的,準備回國參加博士考試,提出論文。也不用說,他們完全用英語教學,但以前當過中學教師的,方法上往往失諸主觀、呆板,剛從大學出來的,又失諸浮淺,口語盡管流暢,教讀古典文學作品時,在文法、修辭、歷史典據(jù)上,就時常出些岔子,同學在課堂上有的忍不住要當場提出不同的意見。當時我頗以為怪,后來自己到了美國,對美國大學生的程度,特別是對他們的語文修養(yǎng)有所領教以后,對這一點也就覺得勢有必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