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是構成大學“大”的要素 (1)

民國大學 作者:陳平原 謝泳


雷沛鴻

然則,什么是大學大的特性?或者什么是構成大學大的要素?在此地,我要指出三點,就是與民眾結合、自由思考和科學方法。

一、與民眾結合 上面嘗說,一個大學,須有充分的物質(zhì)條件,在大戰(zhàn)之后,更要強調(diào)物質(zhì)條件的安排。但只有物質(zhì)條件還不能構成大學之大;而且物質(zhì)條件的來源,也值得注意。依常理觀察,舉辦學?;虬l(fā)展教育事業(yè),須有大量經(jīng)費,經(jīng)費最可靠的來源,莫過于政府的撥給。在平時,省立國立大學的經(jīng)費,固然仰給于政府,戰(zhàn)后各國立大學更由國庫支給整千萬、整萬萬的復員費。表面看來,政府可發(fā)行紙幣,用多少就印多少,大學的財源,取之于政府,比較的容易,取之于民眾則比較困難;而避難就易,乃是人之常情??墒牵驹旱挠昧μ?,卻是相反。本院自創(chuàng)辦以來,又在教育復員聲中,未耗費過國庫一分文,我們所用的一些經(jīng)費,所有的物質(zhì)建設,都取之于民間,以地方民眾力量為其源泉。盡管本院所在地的西江上游各縣,多是經(jīng)濟落后的縣份,民眾生活很艱苦,大戰(zhàn)之余,更是民生凋敝,本院物質(zhì)條件的取得,十分困難;但我們卻是避易就難,這是何故?

原來中國教育,一向與民眾生活背離;自歐美教育制度輸入中國,更未嘗適合國情,生根于民眾生活;廣大民眾則飽嘗這種教育的惡果。這是現(xiàn)代中國教育的一個致命傷,也是我們在教育改造運動上用力處所在。我們在國民基礎教育上,國民中學教育上,辛勤操作的主要企圖,是謀使教育生根于民眾生活,尤其是勞苦大眾生活。繼此而創(chuàng)設西江學院,以至將來擴大構成的西江大學,其最大用意亦復如是。本院基于海內(nèi)外熱心教育人士的努力而誕生,復由于西江上游各縣的撥款而成立。它的基礎,建筑在廣大民眾的生活,它的存在與滋長,仰仗于廣大民眾的力量;它行將發(fā)揮其教育功能,作用于民眾生活,而相與促進民眾的利益和幸福。只有朝著“毋忘老百姓”的目標去努力,然后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才能有深廣的社會基礎,當真生根于民眾生活,得民眾力最的沾溉,而發(fā)榮滋長。

依事實觀察,我們的企圖,并非可望不可即,我們的努力,也并非白費工夫,社會地方民眾,對本院事業(yè),已寄予無限同情,并多方的協(xié)助支持。就第一期建設費募捐運動來說,此事只是在開始,但南寧一地方的反應,并不令人失望,南寧商界的熱烈協(xié)助,尤使我們衷心感戴。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生那天,募捐委員會在南寧商會招待商家,即席勸捐,雖然招待的只是一部分商行,但頃刻之間,就捐獲八百余萬元。九月二十四日,第二次的招待會中,又承商界的贊助,即席捐獲一千七百余萬元,先后二次達二千五百萬元之譜。各商家并表示,今后仍愿盡力之所及,協(xié)助本院事業(yè)的進展。商界領袖賴壽銘、陳麗南兩先生,表示商界同仁,可合力捐建某項建筑物;陳先生并謂科學儀器設備,在五百萬元之內(nèi),可設法與其他商行負擔。在會席上,一位老先生,他經(jīng)營藥材生意,資財并不怎樣雄厚,他落筆捐三十萬元,出乎同行意料之外,大家給他很大的喝彩。我和黃專員中廑向他道謝的時候,知道他一向樂善好施,但不現(xiàn)于辭色。他對我說:西江學院辦得認真,所以愿盡一點力量來幫忙。此外,中央訓練團第十軍官總隊羅總隊長及全體隊員,也熱烈捐助巨款。其他各界也踴躍捐輸。這些生動的事實觀察,很可以說明教育須建筑在民眾生活之上,或教育須生根在民眾生活之中的道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