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仇人就是人生動力(3)

吞吳——心理吳越三部曲之三 作者:陳禹安


復(fù)仇則是能夠最大限度激發(fā)“蔡岡尼克效應(yīng)”的人生重任。如果一個復(fù)仇者,終其一生都沒能成功實現(xiàn)復(fù)仇,那么他絕不會忘了當初的仇恨。

在人際關(guān)系中,與仇恨相對的是恩惠。“恩”與“仇”就像是硬幣的兩個面,都是一種中間狀態(tài),都會在大腦中產(chǎn)生精神焦慮,從而引發(fā)“蔡岡尼克效應(yīng)”。無論歲月如何遷延,無論困難如何頻現(xiàn),人們都會孜孜以求“有恩報恩,有仇報仇”,以平息精神焦慮。

對于夫差和伍子胥來說,殺父之仇帶來了烈度極大的精神焦慮,從而也帶來了極大的精神動力,讓他們得以克服重重的艱難險阻,實現(xiàn)復(fù)仇的最終目標。

但是,冤冤相報,惡性循環(huán),永無盡頭。如果沒有寬恕之心,生命就會被無休止的仇恨和報復(fù)所支配。

越王勾踐在吳國的三年中逆來順受,隨遇而安,逐漸贏得了吳王夫差的信任。夫差也因此產(chǎn)生了寬恕之心,有意釋放勾踐歸國。但滿腦子都被復(fù)仇圖式充斥的伍子胥認為這是縱虎歸山,極力阻撓。最后,勾踐在智謀過人的范蠡的精心策劃下,通過為久病未愈的夫差嘗糞,終于深深地打動了夫差。夫差重新以王者之禮對待勾踐,并堅定地讓勾踐回歸越國。

夫差認為這是自己對勾踐的一大恩惠,他發(fā)自內(nèi)心地希望勾踐能夠忘掉當初所受的凌辱,吳越兩國一笑泯恩仇。

那么,僥幸脫困的勾踐是會將夫差的舉動視為恩惠,從此知恩圖報,還是會變本加厲地將其視為仇恨,從此睚眥必報呢?

不管如何,“蔡崗尼克效應(yīng)”都會對經(jīng)歷了人生大起大落的勾踐造成強烈的影響……

心理感悟:情感賬戶的平衡只是一種理想中的人生狀態(tà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