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曰“親民”。在封建政治下,官民之間尊卑懸絕,等級森嚴(yán)。官吏們常?!耙袆葑魍瑑耙怨俑宰穑?qū)民如羊,縱隸如虎”;而百姓們“見里長則面色青黃,望公門則心膽戰(zhàn)驚”。這種情況,就造成了“上下之情不通”。《圖民錄》強(qiáng)調(diào):“凡上下之情,通則治,不通則不治?!薄叭绻儆兴?,不能達(dá)所行之意于民;民有所訴,不能面達(dá)所訴之情于官,此上下不通也,不治也。”(卷3)因為只有官員們“平易近民”,“而后民得以盡其情,上得民情,而后可言治理也”(卷1)。在這里,居官者能否去上下之隔閡,忘一己之威儀,真正做一個親民之官,是能否實現(xiàn)政通人和的關(guān)鍵。汪祖輝《學(xué)治臆說》認(rèn)為:“治以親民為要”,“親民之道,全在體恤民隱,惜民之力,節(jié)民之財,遇之以誠,示之以信。不覺官之可畏,而覺官之可感,斯有官民一體之象矣。民有求于官,官無不應(yīng);官有勞于民,民無不承”(卷上)。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放下架子,走出衙門,輕車簡從,體察民情?!毒庸俦赜[》批評了官場流行的“迎送欲遠(yuǎn),稱號欲尊,拜跪欲恭,供具欲麗,酒食欲豐,騶從欲都,伺候欲謹(jǐn)”,以至“行部所至,萬人負(fù)累,千家愁苦”的惡習(xí),勾勒了下面這樣一種“親民之官”的生動形象:“時屏騶從,巡歷鄉(xiāng)村,與山農(nóng)野叟,歡然講論,察訪輿情。不煩人迎接,不累人一啜一杯,務(wù)期民志常通,欲惡與共。”(喬立君編:《官箴》,342、354頁)
四曰“畏民”。這里所說的“畏民”,不是指畏懼百姓,更不是說有關(guān)民生之事,一味畏葸不前,而是指對老百姓要時刻存有敬畏之心。晚清思想家王韜曾說:“勿以民為弱,民蓋至弱而不可犯也;勿以民為賤,民蓋至賤而不可虐者也;勿以民為愚,民蓋至愚而不可欺也。”(《弢園文錄外編?重民》)只有對百姓心存敬畏,居官者才“不敢肆于民上,為所欲為”,也才能真正達(dá)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的境地。(方大湜:《平平言》)《圖民錄》對這個問題說得更透徹一些:“居官臨民,以敬為本?!薄熬磩t百姓受無窮之福,不敬則百姓受無窮之禍。凡貪婪暴虐,毒腐百姓,何一不從不敬生來?”(卷1)強(qiáng)調(diào)“畏民”,其出發(fā)點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他們深深懂得,“民悅則久安長治”。有的書把“官不畏民”叫做“亂階”,意思是說,一旦官員失去了對百姓的敬畏,就必然無所顧忌,膽大妄為,貪得無厭,民不聊生。那樣,社會的動蕩也就到來了。
上面所說的“愛民”、“利民”、“親民”、“畏民”,都是在封建意識形態(tài)的范圍之內(nèi)的觀念,都是在封建統(tǒng)治秩序條件下的認(rèn)知。他們的最高信條,不過是“為民作主”,做到“愚者覺之,弱者扶之,屈者申之,危者援之,缺者完之,隱然為一方保障,使一方之人,皆有所恃以無恐”(袁守定:《圖民錄》,卷1)。也就是替百姓當(dāng)好主人,這與我們今天所要求的“民主”當(dāng)然存在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無視甚至抹殺其珍貴歷史遺產(chǎn)的思想價值,這些思想內(nèi)容,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沒有失去現(xiàn)實的歷史借鑒意義。正如周恩來同志所說:“封建制度是壞的,但統(tǒng)治階級中也不是一無好人,盡管他們對人民的同情是有局限性的,但是那時的人民對這些人還是歌頌的。”(《周恩來選集》,下卷,19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