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人一百多年的留學史
在美國耶魯大學的名人堂里,有一個中國人的肖像與布什、克林頓等政界名人肖像一起并排懸掛著;在中華世紀壇的青銅水道上,這個中國人的名字鐫刻在上面……他是誰呢?他就是“中國留學第一人”容閎。
1847年1月5日,19歲的廣東青年容閎跟隨布朗牧師坐船由香港起航,過好望角,進大西洋,駛向美國東海岸……用今天準備出國留學的人的話來說,真的是“飛躍重洋”??!到美國三年后,容閎考入耶魯大學,1854年(咸豐三年)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成為畢業(yè)于美國大學的第一個中國留學生。1854年冬,容閎學成回國,回到闊別多年依然充滿戰(zhàn)亂、貧窮和愚昧的祖國。容閎在耶魯大學的最后一年就初步想好了自己將來要做什么,他堅信下一代中國青年應當能有機會接受他受到過的西方大學的教育。而通過西方的教育,中國或許可以再生,變得文明而強大??梢哉f,他是帶著這個夢想回來的,而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他奮斗了整整一生??梢哉f,容閎是中國近代史上出國留學的開拓者,也是官派留學的首倡者。早期的中國留學生滿懷報國之志,刻苦學習,他們的坎坷經(jīng)歷也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縮影。
1863年,容閎結(jié)識了曾國藩,多次游說這位當時在清朝政府中最有權(quán)勢也最有遠見的高官來實施他的留學生派遣計劃。1870年,曾國藩終于被容閎說服,決定領(lǐng)銜上書,奏請朝廷派遣子弟出洋學習。
在清朝末期以前的數(shù)千年中,中華帝國一直以其悠久燦爛的古代文明吸引著眾多鄰國學子們前來求學,尤其以漢朝和唐朝為盛,而從來沒有派遣過大量學生前往他國留學。但是,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清朝大敗,再到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大沽、占天津、進北京,一路燒殺掠奪,大清帝國早已變得面目瘡痍,民不聊生。萬般無柰之下,一直做著自己千秋大夢的清政府終于有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之議,開始了中國教育史上千古未有的留洋運動。
中國人原本的留學目的是:“以他人之長,補我所不足,庶令吾國古文明,得新生機而益發(fā)揚光大,為神州造一新舊泯合之新文明?!比蓍b畢業(yè)于耶魯,他說:“與其說以自己作為第一個畢業(yè)于美國大學的中國人而自豪,還不如說是因為自己是第一個畢業(yè)于西洋大學的中國人而痛楚?!?/p>
當時整個留學計劃分四年進行,每年選30名12歲到15歲之間的幼童赴美,四年共120名,留學期限為15年。15年后,每年分30名回國。容閎被任命為“選帶幼童出洋肄業(yè)局”副監(jiān)督,他負責招選第一批幼童。官費留學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公派留學,是不用自己掏錢的,這樣的機會在現(xiàn)在是人們求之不得的,可在當年,出國留學如同去南極探險一樣充滿冒險性,生死難料,報名的人很少。內(nèi)地招生不足,大部分是在相對比較開放的沿海地區(qū)招的,第一批赴美的30名幼童中有25人來自廣東。
1872年8月12日,30名穿著長袍馬褂、拖著辮子的中國幼童在上海港登上一艘郵船,這艘載著30名中國幼童的輪船乘風破浪,穿越無邊無際的大洋,駛向遙遠的美利堅合眾國……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公派留學就這樣開始了。在清朝洋務派的斡旋下,從1872年到1875年,一共有120名官派留學生(幼童)分四次踏上美利堅合眾國的土地,主攻“西技”,其中有年僅12歲的詹天佑,他是中國第一批官派留美學生之一,1872年抵達美國,先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紐海文中學,接著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攻鐵路工程,回國后他成為中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兩年之后,近百名中國海軍留學生分赴歐洲各國學習,主攻“西戰(zhàn)”。其中有劉步蟾,回國后在北洋水師任鎮(zhèn)北炮艦艦長,北洋海軍右翼總兵兼旗艦“定遠號”管帶、代理提督,最后在中日甲午海戰(zhàn)中以身殉國……晚清時期的留學生中,比較有名的還有近代資產(chǎn)階級啟蒙思想家嚴復,他也是個翻譯家,1877年(光緒三年)被公派到英國留學,1879年回國,任福州船政學堂教習,次年任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后升任總辦,在1912年任北京大學首任校長,他是“精通西學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