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人解放和“城市底特律化”:索韋托與約翰內斯堡舊城區(qū)的變遷(1)

南非的啟示 作者:秦暉


這其中,當年的南非“經濟首都”、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尤為典型。在《從南非看中國》中我詳述了當時白人的約翰內斯堡與黑人的索韋托的各自特征。種族隔離制度廢除后,兩邊的特征都顯著地改變了。

原來在城外(用我們的說法應該叫“城鄉(xiāng)結合部”)的索韋托在上世紀70-80年代基本上就是一大片貧民窟,只有兩家電影院,兩間酒店,只有83%的房子有電,高達93%的居民沒有入戶自來水。新南非政府在這里投資建了大量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為黑人貧民蓋的正規(guī)免費住房逐步取代原來的陋屋和棚戶。如今索韋托的水電通訊公交基本普及,中產黑人的雅居和富黑人的豪宅也開始出現(xiàn)。大型公共設施陸續(xù)崛起,這里的克里斯. 哈尼醫(yī)院從原來400多張病床的普通醫(yī)院擴建為占地0.7平方公里、3200張病床、6760名雇員、號稱“世界最大(一說為非洲最大、南半球最大、世界第三)的醫(yī)院”,并成為著名學府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附屬的“教學與學術醫(yī)院”。索韋托的FNB體育場被擴建成座位近十萬的“足球城”、南非最大的綜合性體育中心和2010年世界杯主賽場。世杯賽盛會在這個過去“農民工私搭亂建的棚戶區(qū)”舉行,是以往絕難想象的石破天驚之事。交通方面,除原有1號高速公路通過索韋托外,新南非時期又修通了12號、17號國家高速公路,70號都市高速干道(通稱索韋托高速公路)和黃金高速路等穿過索韋托的交通干線。

索韋托的人口過去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作為白人城市約翰內斯堡“城外”的一個“自治”黑人城市,這里過去沒有很確切的人口調查,一般認為最多時它有180萬人,超過當時的約翰內斯堡市轄區(qū)。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之初“黑白壁壘”破除,大量黑人從這里遷入過去他們不能居住的約翰內斯堡主城區(qū)和其他他們想去的地方,一時導致索韋托人口大減,2001年調查它只有85.9萬人。但不久,由于其他地方黑人遷入,以及約翰內斯堡進入蕭條狀態(tài)等原因造成回遷,索韋托人口又在增加。2002年索韋托正式并入約翰內斯堡市,成為該市的第6、第10兩區(qū)(2006年進一步合并為D區(qū),即大索韋托區(qū)),種族隔離制度在行政上的痕跡至此消除。當時說這兩個區(qū)占大約翰內斯堡人口的約40%,但2010年人口普查確認它實有人口130萬,占大約翰內斯堡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索韋托人口變化劇烈,一方面說明黑人確實得到了遷徙自由,另一方面也說明這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個預期不穩(wěn)定的“臨時聚居地”。人口變少一方面使索韋托顯得有點“蕭條”,另一方面減輕了當?shù)鼗A設施不足的壓力,無論對遷走的還是留下的人而言都意味著生活的改善。

但是,盡管今天約翰內斯堡已經不是白人的天下,但索韋托人口仍然幾乎純是黑人(99.3%),顯然,盡管種族隔離廢除近20年,仍幾乎沒有白人、有色人和亞裔遷入這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