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中的明和空是不分的,明中有空,空中有明,明也是空,空也是明。喝茶的時候,進(jìn)入洞察狀態(tài),用那“明”去品嘗茶味,別的都不要管。當(dāng)別人發(fā)怒的時候,用那份“明”去體會他,覺察他,自己的心也要如如不動??侦`的狀態(tài)不變,“明”可隨緣示相。久而久之,會訓(xùn)練有素,證得光明。那時,法報化三身,以及佛的五種智慧都會同時俱足。
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見性后的明空才是真正的智慧。這跟我們單純的觀想或是憶持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我說過,它其實是究竟地改變了生命的,而不僅僅是一種覺受或是做意。它是本有智慧光明的顯發(fā)。在香巴噶舉中,有諸多的方便讓自己證得明空。
凡夫作意的明空是一種情緒,圣者證到的明空才是真正的智慧。二者差別很大,正如入定的圣者和冬眠的野豬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
香巴噶舉中,光明是氣入中脈后,再氣入不壞明點才能生起的智慧,而不僅僅是一種意識狀態(tài)。
子母光明會后的明空才是真正的明空。這時,“空”成就法身,“明”成就報身,“空”與“明”的種種顯相,成就化身。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恒常地進(jìn)行如法的訓(xùn)練,就可能契入明空,證得五種智慧。在真正的見性狀態(tài)下,這五種智慧是能夠同時俱足的。處于這種狀態(tài)中的心是坦然放松的,不能高度緊張。任何時候你都要提醒自己,保任本元心的狀態(tài),應(yīng)做到警覺還要放松。第一種是空,朗然空寂。第二種是明,有一種警覺的光明。仿佛有一種光明照耀著你的心一樣,你完全放松,就像躺在野外,面朝虛空,身體像消失了一樣的放松。
在這種狀態(tài)下,你可以做任何事,如走路、吃飯、看書、寫作等等。我們可以將這種生活方式叫生活禪,雖然它離見性還有相當(dāng)?shù)木嚯x,但它有助于讓我們慢慢地明白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