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想想孔子的一生,也真挺有意思。
孔子出身貧寒,三歲喪父,十七歲前喪母,除了一個誰也說不清、道不明的所謂哥哥,叫孟皮的,沒聽說他還有別的親人。如此艱難、破碎的家境,孔子是怎么開始他的學(xué)習(xí)生涯的?他跟母親的十幾年共同生活,是怎樣的一種經(jīng)歷和圖景?這對一個單親家庭男孩的成長,非常重要,但卻無人能道其詳。假如孔子母親真在他十七歲時去世,那孔子十九歲的結(jié)婚,就多少有點不孝的嫌疑。問題還在于,憑什么這時的孔子,已經(jīng)名聲在外,以至于婚后第一年,二十歲的孔子當(dāng)上爸爸,就在兒子出生的那天,孔子收到魯國國君送來的賀禮——一條由魯昭公親自釣起的鯉魚??鬃游ㄒ粌鹤拥拿郑磥碓从诖?。
沒人說得清孔子的早年生活,而其早年生活對于我們今天大談特談孔圣人,其實非常重要。這也就令人非?;袒?。《論語》,或者其他什么經(jīng)書、史書,始終不見關(guān)于孔子家庭的介紹、敘述。一直活到孔子六十七歲那年才去世的原配夫人亓官氏,壓根兒就沒露過面。就連有一次孔子病很厲害,性急的子路,已經(jīng)在張羅老師的后事,也沒寫到師母那時在哪兒??鬃?,或者說所謂儒學(xué)(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是多么的重視家庭啊,然而除了知道孔子生了孔鯉、父子倆有一次庭對、孔鯉死于孔子之前、鯉生子思外,孔子的家庭情況,幾乎一片空白。另外,當(dāng)孔子領(lǐng)著一幫五湖四海匯聚而來的弟子,周游列國,這些年輕人是怎么平衡這種漫無目的的流浪和孔子“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的教訓(xùn)的?莫非他們都是一群孤兒?
在這種基礎(chǔ)上談?wù)摽鬃?,要做到不盲人摸象,不兩小兒辯日,難。
更讓人猜想聯(lián)翩的是,孔子,一個貧寒子弟,怎么對政治、對從政有那么強烈的興趣,終生不渝。孔子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這名恐怕不是學(xué)問之類的名吧——這學(xué)問之名他老早就有了??鬃优R終前,對身邊的子貢,以一種極哀痛的語氣說:“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這個“宗”字,包含的,也是一股濃濃的政治情結(jié)。在孔子之前,固然有不少名士,如百里奚、管仲,都是暮為奴役死囚,朝為廷臣宰相,但好像沒見過一個孔子這樣,一個勁兒地朝政位沖擊的底層貧民。
而孔子所處的時代,與他個人的人生遭際,也確實充滿了戲劇性和象征意味。從西周末期開始,“周家大屋”就搖搖欲墜、嘎嘎作響地要散架。父子對殺,兄弟屠戮,早已是稀松平常事。但跟孔子之后的墨、莊、孟時代相比,更別說跟荀、韓、屈原相比,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其實還可以說是一個古典文雅的時代。那是一個車戰(zhàn)的時代,騎兵尚未出現(xiàn)??鬃幽睦锬芟胂蟮玫剑瑑砂倌旰蟀灼痖L平坑卒,一埋就是四十萬的慘烈!所以,孔子偶爾還有悠哉游哉之心,還有“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的浪漫幻想。然而,畢竟天色已晚,歷史的黃昏已經(jīng)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