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禍起孟軻,潘朵拉的盒子開了(2)

思想門:先秦諸子思想解讀 作者:黃堅


4.守經(jīng)行權(quán),萬事可為

要說孟子是個只講目的,不講手段的人,那肯定是誣蔑。孟子不止一次舉鉆洞偷情為例,說明途徑和程序的重要性,但另一面,我們又不能不看到,孟子的途徑和程序,輕易就可以被打破,這就是所謂的守經(jīng)行權(quán)。舜娶不告親,孟子的解釋是,“告則不得娶……是以不告?!蹦康模▌訖C)正當,手段就可以隨機應(yīng)變。這個權(quán),就是今天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懊献釉唬捍笕苏?,言不必行,行不必果,惟義所在?!保ā睹献印るx婁下》)這么一說,大人們倒確實是方便了,行不通的地方,就權(quán)它一下,可剩下“小人”怎么辦?再說,什么樣的人是大人,方能有任意行事的豁免權(quán)?義的憑據(jù)又是什么?——義者,宜也;適宜的,就可以?

說這個“權(quán)”字,害慘了中國,絕不是一句夸語。天下之事,何不可為?——找個合適的借口就得了。

5.辟邪說

孟子罵楊墨無父無君,是禽獸,讓后世帝王竊笑、狂喜,成為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先導(dǎo),也開了中國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帽子”、“棍子”滿天飛的先河。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近乎咬牙切齒地說:“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卑迅约翰煌睦碚撚^點,形容、比喻為帶領(lǐng)野獸吃人,甚至導(dǎo)致人吃人的慘烈,這是怎樣一種無所不用其極的攻擊。一向出語謹慎的朱熹,在那本吾皇欽定的官方教科書里,更是藉此添油加醋,火上澆油:“蓋邪說橫流,壞人心術(shù),甚于洪水猛獸之災(zāi),慘于夷狄篡弒之禍”(《孟子集注·滕文公下》)——比洪水猛獸更烈,比外國侵略、顛覆皇權(quán)、殺死皇帝更壞。對于異端的仇視,置之死地而后快,還有比這更巔峰的么?有人拿“文革”為孔孟和儒學(xué)鳴冤叫屈,希冀早日卷土重來,其實明眼人早就看出來了——他們是大水沖了龍王廟。

6.歷史任我玩

孟子精通《詩》、《書》,有人說他還精通《周易》,不是說五經(jīng)皆史么,那孟子也就是個歷史學(xué)家了。但孟子這個歷史學(xué)家,卻把朱熹這位天生的優(yōu)質(zhì)家仆,忙得滿頭是汗,不亦樂乎,因為常常要替孟先生說,“孟子釋《書》意如此”,“孟子釋龍斷之說如此”。孟子對舜,有著異乎尋常的喜愛,“言必稱堯舜”,其實只是稱舜,很少稱堯。孟子對舜近乎癡迷的稱道,讓人對舜起了疑心,舜有那么好嗎?一個人好到這種地步,已經(jīng)有違人之常情??赡艿慕Y(jié)論有二,要么,舜是中華文明史上第一個著名的偽善者;要么,孟子對舜的裝飾太過頭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