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神貫注與毫無沖突的行動(3)

探索與洞察 作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克:是的。我認為這就是行動。我覺得我們現(xiàn)在所有的行動都是支離破碎的、局限的。我們所有的行動都會滋生分裂,而那種分裂會引發(fā)沖突。我們的行動總是發(fā)生在已知的領(lǐng)域之內(nèi),所以它始終受制于時間,因此沒有自由。事實就是如此。現(xiàn)在,我想弄清楚是否有另外一種行動。我們都知道已知的領(lǐng)域內(nèi)那些舊有的行動——技術(shù)類的行動,思想的行動,外在舉止之類的行動等。那么是否存在著另一種能夠自我構(gòu)建的行動呢?

普:那么這股行動的洪流要如何才能關(guān)聯(lián)到……

克:……日常生活中去?

普:我想說的不是日常生活。你說這種行動是有可能在人類身上發(fā)生的。

克:是的。

普:那么這股洪流是怎樣與腦細胞和意識建立聯(lián)系的呢?如果它與腦細胞以及意識無關(guān),那么它就是神明的同義詞了。

克:是的,我理解,我理解。我們在探討什么?

普:那么那股洪流是什么呢?

克:我在探討行動。什么是行動?在意識的領(lǐng)域內(nèi),我們都很清楚行動意味著什么,對嗎?我們需要重溫這個內(nèi)容嗎?

普:不用了。

克:我們都知道動機、獎賞、懲罰,以及諸如此類的行動——技術(shù)類的行動,非技術(shù)類的行動等。它們都屬于……

普:……時間的運動。

克:它們?nèi)慷际菚r間的運動。而這種行動必然會導致各種不同形式的挫折、悲傷以及分裂過程。你同意嗎?于是我問我自己:“有沒有另外一種行動,它并不屬于這個有著挫折、失敗、悲哀、痛苦和困惑的意識?”是否存在著一種不屬于時間的行動,而時間就是所有那一切?這個問題合理嗎?我們總是在已知的領(lǐng)域內(nèi)行動,不是嗎?

莫:我們直接的體驗并非如此。

克:你的意思是?

莫:無論是誰,只要他對自己的心智稍有洞察,就會看到“此刻”這個意義上的行動必定是沒有原因的、毫無動機的。

克:我說的不是這個。

莫:我說的并不是普通的行動。我們平時的行動看上去總是有動機、有原因和有限的,它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對它的描述就是如此。

克:是的。

莫:但實際上它們并非如此。

克:我理解你的意思。

莫:我們把責任都推給了行動。

克:是的,正是如此。

莫:事實并非我們以為的那樣。

克:我明白。來,讓我們以非常簡單的方式開始。我想弄清楚是否有一種沒有摩擦的行動,僅此而已。我知道任何行動都會滋生某種形式的摩擦。

莫:任何來自于記憶的行動。

克:這一點我們已經(jīng)說過了。我想找到一種不會帶來沖突的行動。我可以說得簡單一點嗎?我想找到一種不會滋生矛盾的行動。

莫:每個行動都是單純的,只是我們制造了矛盾。

克: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你說到了一些別的東西。

普:我想問問莫里斯:行動會毫無動機地產(chǎn)生嗎?

莫:可是把動機與行動結(jié)合起來已經(jīng)是一種思考后的結(jié)果了。

克:不是。

莫:當你要尋找原因時,你就會找到一個原因。

克:不。你瞧,因為你奉承了我,所以我喜歡你。動機就意味著行動。

莫:我要去上班,然后我坐上了公交車。上車就是上車,僅此而已。但是,當你問我“你為什么要乘這輛車”時,我會說“我得上班賺錢謀生”。

克:這是當然。坐上公交車去上班是為了賺錢謀生。

普:我明白他的意思。我們每天所產(chǎn)生的大量行動其實都只是身體上的反應,因此它們和產(chǎn)生動機的頭腦機制并沒有什么聯(lián)系。你想給自己抓個癢于是你就抓了。動機就是抓癢,但它只是一個身體上的反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