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諧——寂靜的基礎(chǔ)(5)

探索與洞察 作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克:當(dāng)然,這一點我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就別再讓我重復(fù)了。我需要知識,和你用英語講話我需要英語方面的知識。因為我不懂任何一門印度的語言,所以我必須使用英語,而英語就是知識。我要騎自行車,這也是知識。我要駕駛一輛汽車,我必須啟動引擎和發(fā)動機,這些都是知識。

桑:不。有一個病人,醫(yī)生無法治愈他,于是我去找其他知識更淵博的醫(yī)生。

克:是的,但這仍舊屬于知識的范疇。知識是必要的,但是當(dāng)知識被擁有了知識的“我”這個中心所濫用,于是我覺得自己要比那些知識少的人更加優(yōu)越,那么我就是在把知識作為自我的一種身份象征來使用的。我要比那些沒有知識的可憐的家伙更加重要。

P. Y. 戴施潘達(戴):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這樣我們不就區(qū)分了知識和對新事物的發(fā)現(xiàn)了嗎?

克:當(dāng)然。當(dāng)知識干擾了對新事物的發(fā)現(xiàn),那么就不會有對新事物的發(fā)現(xiàn)了。在知識和新事物間必然會有一個間隔,否則你就只是在繼續(xù)著舊有的事物。

戴:確實如此。你清除掉了知識,然后試驗著去看看沒有了知識會發(fā)生什么。

克:這就是我們說的意思。所以我想要回到原來的地方。拉塔吉剛剛問了,“為什么頭腦、心靈和身體之間會有這種分裂”?我們已經(jīng)明白了原因。而現(xiàn)在我們問:這種分裂要如何自然地達到深層的和諧呢?你要怎么做呢?強制肯定是行不通的,建立和諧的理想也沒有用,所以我必須減輕我的智力產(chǎn)生的影響,它已經(jīng)變得太愚蠢了。那么我該怎么做呢?

桑:我能帶來這種和諧嗎,還是說和諧要自己出現(xiàn)?

克:你是怎么認為的?

桑:我是無法帶來這種和諧的。

克:那么你會怎么做呢?我意識到了這種分裂,不是嗎?智力、情感和身體——這三者之間有著一種巨大的分裂,一道鴻溝。那么心智要如何去除所有這些鴻溝,成為一個完美運轉(zhuǎn)的完整機制呢?對此傳統(tǒng)人士的看法是什么?

莫:努力,只有努力。咬緊牙關(guān)去努力。

克:咬牙切齒地去努力實現(xiàn)它,是這樣嗎?

普:我認為我們的討論遇到瓶頸了。

克:不,我不確定是這樣。

普:我會告訴你為什么:因為你用了“和諧”這個詞。

克:我用了這個詞。那就用別的詞吧。

普:就是這樣。我們還用了“寂靜”這個詞。

克:啊,我們不會碰這個詞了。

普:我們不去碰“寂靜”這個詞,于是你就用了“和諧”這個詞;可我們也同樣不能碰“和諧”這個詞。

克:那么你會怎么做呢?那么為什么還要去追求寂靜呢?

普:所以我們又回到了我們唯一知道的東西:“不和諧”。

克:正是如此。那也正是我想說明的。

普:但那種分裂仍然存在著。

克:所以我說讓我們?nèi)ヌ幚聿缓椭C,而不是追求寂靜;當(dāng)我們了解了不和諧,也許從中就能自然地流淌出寂靜了。

莫:有一句拉丁諺語是這么說的:我知道什么是正確的,但我不去跟從它。

克:是的,我明白。

莫:那么,這里似乎就有一種機理否定了你的說法——如果你處理不和諧,不和諧就會消失。

克:不要從拉丁語里引用什么,而是如實地面對事情本身。普普爾說我們從寂靜開始探討,但我們說,“你看,討論寂靜沒什么用,除非你能夠發(fā)現(xiàn)是否存在著一種自然的方式可以通往寂靜”。我們已經(jīng)討論過那些人為的方式了。然后我們問,“自然的方式是什么”?自然的方式就是去發(fā)現(xiàn)和諧是否存在,但是我們對和諧一無所知,因為我們正處于一種失序狀態(tài)中。所以讓我們?nèi)ヌ幚磉@種失序,不是去處理和諧或者寂靜,而是去處理失序。

莫: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來看,失序永遠不會屈服,它頑強地繼續(xù)著。

克:我們這就去搞清楚,不要堅持那個看法。

莫:不,我沒有堅持什么,那是我自己的觀察。

克:是你自己親身的觀察嗎?

莫:是我自己的親身觀察。

克:你觀察到自己是失序的。

莫:我在不斷地觀察那種失序……

克:……而失序卻依然繼續(xù)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