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任北京大學教授,1952年院系調(diào)整時,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56年任一級研究員。其后歷經(jīng)磨難,困而修德,在逆境中不忘學術,孜孜以求,終于迎等到了“文革”的結束和新時期的到來。1986年元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隆重舉行“慶賀俞平伯先生從事學術活動六十五周年大會”,對先生在文學創(chuàng)作和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先生還參與國事,是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至七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先生學術造詣精深,尤擅古典文學。主要作品除《紅樓夢辨》外,尚有詩集《冬夜》、《古槐書屋間》,散文集《燕知草》、《雜拌兒》等多種。
古語有云:“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由于種種原因,當今時日,中華文脈發(fā)生斷裂,學術世家蕩然無存。欲恢復當年之集雅流韻,何其難也。羊已亡,牢未補,如何避免國學被徹底斷送的宿命,頗值得有識之士籌劃考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