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3)

康德傳 作者:曼弗雷德·庫恩/著 黃添盛/


事實上,梅茨格告訴他的讀者們,如果有人膽敢提出不同的看法,康德就會有被侮辱的感覺。梅茨格似乎覺得這樣還不夠,因而還揭發(fā)康德肆無忌憚地支持法國大革命的主張,甚至在名門望族的餐桌上為其辯護。他不怕名列哥尼斯堡的黑名單??档路浅o禮,也不關心別人的感受。此外,他還虐待自己的仆人。他沒有受過教育的妹妹在他臨終前來照顧他,康德都不允許她同桌吃飯。“難道偉大的思想家康德的心胸竟如此狹隘,甚至容不下妹妹坐在一旁用餐嗎?”(14)據(jù)說康德在去世之前曾經(jīng)說過:“他將心安理得地離開人世,從未意圖做過不公正的事?!泵反母竦慕Y(jié)論是:“這正是所有自我中心主義者的信條?!保?5)

梅茨格雖然沒有深入討論康德的宗教觀點,卻也忍不住要強調(diào)康德對宗教的“冷淡主義”──即使不是否定它。他對神學家的看法并不公平,不喜歡有信仰的人。他對法理學所知不多,因而不是很重視它。他對法學系的同仁不太尊重;他對醫(yī)學雖然評價較高,卻在自己沒有資格說話的領域里對它品頭論足。例如,他根本不懂解剖學,卻對以解剖學知識為先決條件的主題大放厥詞。他的態(tài)度前后不一:雖然他是個厭惡女人者,卻又喜愛胡費蘭(Hufeland)的《長壽法》(Makrobiotik),而書中的主張是婚姻可以延長男性的壽命,梅茨格宣稱他不想否認康德哲學的重要性。不過,雖然他樂于承認康德的作品對于哥尼斯堡大學的聲望有很大的貢獻,康德其人卻有很多缺點。

梅茨格向世人表示:康德的作品固然偉大,但是作為一個人,他卻令人不敢恭維。他和平常人一樣小氣,也有和他們一樣的缺點??偠灾?,康德不是德行的典范,而是個普普通通的人,他不算特別好,也不能算特別壞,但學生最好不要把他當作效法的對象。

梅茨格寫這本小書,是因為其他歌功頌德的書給他的刺激。(16)在康德過世前,市面上已有數(shù)種極盡澳奉承的康德傳記。不過真正引起梅茨格的寫作動機的,恐怕是約翰·戈特弗里德·哈塞(Johann Gottfried Hasse)在不久前發(fā)表的《康德的特殊見解:一個餐桌朋友的見證》(第二版作“康德的最后話語”)(Merkwuerdige[Letzte]Aeusserungen Kant’s von einem seiner Tischgenossen)。(17)哈塞是東方語言學及神學教授,與康德 1786 年3月熟識,并且經(jīng)常參與康德的晚宴,特別是在康德死前三年當中。哈塞的小書不是要成為康德的生平概要或是傳記,也不是要取代關于這個偉人更重要且詳盡的介紹作品?!兑娊狻返奶厥庵帲谟谒涗浟丝档峦砟甑念旐櫉o能。

哈塞表示,他只想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不過康德大部分的朋友都認為他不這么做還好一點。在《關于費希特知識學的公開宣言》里,康德自己就曾引用了一句意大利的俗語:如果上帝能替我對付我的朋友,我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敵人,并且表示“有些朋友雖然充滿好意,卻老是笨得幫倒忙”。(18)哈塞的作品笨拙而固執(zhí)。雖然他想贊美康德的偉大,舉例說明其正直的心靈與端正的品格,其結(jié)果卻是越發(fā)啟人疑竇。例如,哈塞提到康德晚年撰寫的書。老哲學家有時甚至說那會是他“最主要的著作……堪稱其整個體系的代表”。然而哈塞接著又表示“后世的出版者必須特別謹慎,因為康德晚年經(jīng)常把比較好的段落刪掉,并代之以差一些的文字,而且還穿插了許多廢話(如某天安排的菜肴)”。哈塞所留給我們的許多故事,似乎只是讓我們對康德的智力產(chǎn)生懷疑(20)

這還不是哈塞的書最壞的部分。它還讓人懷疑起康德的人格,尤其他對待親友的態(tài)度更是可議。哈塞指出康德每年都以可觀的數(shù)字資助其親人,卻又表示他不曾在任何場合向別人“談起”他們。他告訴讀者,康德從來沒有回答過與他的親人有關的問題,而且當他的妹妹在他晚年來照顧他時,他還試圖隱瞞她的身分,“雖然讓人端桌上的食物去給她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