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太子在宮日久,欲出園林游觀。父王即敕群臣,嚴治道途,使舊臣聰慧能言辯者,并諸官屬,隨太子出城,人民觀者盈路。
時凈居天化作老人,頭白背傴,拄杖羸步而行。太子問言:“此為何人?”從者答曰:“此老人也。”復問:“何以為老?”答言:“此人昔日曾為嬰兒,遷謝不常,遂至根熟①,神衰形變,飲食不消,氣力虛弱,坐起苦極,余年無幾,故謂之老。”又問:“惟此一老人耶?”答言:“人之有生,由少而壯,由壯而老,一切皆然。”
太子聞已,生大苦惱,自惟:“日月流邁,時變歲移,我雖富貴,豈獨免耶?云何世人不生怖畏?”即回輦還宮,厭離世間,愁思不樂。父王聞知,心懷憂慮,恐其出家,更增種種娛樂之事。
【注釋】
①“根熟”,指眼、耳等諸根已經衰廢,器官功能逐漸喪失。
【譯文】
當時太子在王宮中待得時間久了,就想出去到園林中去游覽參觀一下。父王就敕令群臣,嚴整修治道路,并派遣舊臣中聰明智慧、能言善辯者,以及各官員從屬,一同隨太子出城,沿途想瞻仰太子圣顏的人民百姓把道路兩邊都站滿了。
當時凈居天人變化成一位老人,頭發(fā)花白,彎腰駝背,拄著拐杖,艱難的在路上行走著。太子問道:“這是什么人?”隨從回答道:“這是老人。”太子又問道:“為什么他會老呢?”隨從回答道:“這個人從前曾是嬰兒,他的身體新陳代謝不斷進行變化,慢慢四肢器官生長成熟,再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神氣衰減、形貌退變,飲食不能消化,氣力也就虛弱,就連坐起身來都感到十分困難和痛苦,在人世間已經沒有幾年好活了,所以稱之為老。”太子又問道:“是不是世上只有這一位老人呢?”隨從回答道:“人只要有出生的那一刻,都要經歷從少年到壯年,再從壯年到老年這一過程,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太子聽了之后,心中生起極大苦惱,自己想道:“日月流逝,時光變遷,我雖然出身富貴,難道能獨自避免衰老嗎?為什么世上的人對此不產生恐怖畏懼之心呢?”太子于是返回宮中,并且深深的生起厭離世間之心,每日憂愁苦思而不快樂。父王聽說這一情況后,心中也深懷憂慮,害怕太子出家,就又為太子增加了各種娛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