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革命:不過,想讓大家都滿意是很難的(3)

政治是什么? 作者:蔡東杰


正當性危機:被統(tǒng)治者不滿與革命爆發(fā)

事實上,不管學者們喜歡從哪個角度來詮釋革命現(xiàn)象,所謂“革命”根本是沒有權力者對有權力者的抗議,進一步來說,革命可說是寡頭鐵律下不可避免的后遺癥。

且讓我們再一次重申前面提過的部分論點。首先,我們強調人類傾向于根據(jù)“自?!痹瓌t,為解決生存競爭壓力而締造制度;但在建立制度的過程當中,至少到目前為止,“政治階層現(xiàn)象”與“權力”依舊是設計師們沒有辦法去除的兩個附帶品,其中,前者使我們被迫篩選出(其實在多數(shù)情況下是他們自己跳出來)少數(shù)人來負責操縱制度,后者則如同病毒般不斷侵蝕免疫系統(tǒng),最后讓制度的運作逐漸偏離原先設定的軌道。

我們必須承認,人多嘴雜確實容易壞事,因此讓少數(shù)秀異分子來“幫大家完成理想”是個挺不錯的選項。但是,只要我們一直拿不出能夠有效運作的價值測量表,以便對那些自愿參政者做真正的篩選,權力病毒便會以這些政客作為“宿主”,先是利用他們進入制度內部,接著在腐化他們的腦神經后再進一步重組(或者摧毀)制度。在歷史上,政治領袖從以同意為基礎到爭取終身與世襲制的發(fā)展,就是最好的證明;至于以分權制衡概念為出發(fā)點的美國聯(lián)邦制度,從最初的“雙軌式聯(lián)邦主義”(中央與地方各自擁有不可侵犯的權力)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強迫式聯(lián)邦主義”(聯(lián)邦政府通過立法與預算控制,使得州政府日益順從中央的指令),也不啻是個警鐘。

換言之,盡管所有制度設計的重點都在于服務多數(shù)人的利益,并防止權力腐蝕制度根基,但事實上的挑戰(zhàn)卻不斷接踵而至。更要緊的是,一個無法響應人民需求的制度,是既不可能讓人滿意也不可能穩(wěn)定的。但反過來講,要說存在過什么從不回應需求的政治制度,似乎也不太可能,因為統(tǒng)治者多半不會笨到去挑釁民眾。

如果是這樣,那么革命又是怎么爆發(fā)的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