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山階寺舉行維摩會
古時,山階寺舉辦維摩會,維摩會原本是為大織冠內(nèi)大臣[藤原鐮足]的忌辰而舉行的。這位大織冠[2]的本姓是大中書,在天智天皇朝代,賜姓藤原,最后做到內(nèi)大臣之職。因為他是在十月十六日這天逝世的,所以法會從初十開始,舉辦七天。在我國的許多法會中,此會是最盛大的一個,連震旦也有所聞。
維摩會的起源是這樣的:從前,大織冠住在山城國宇治郡山階鄉(xiāng)未原村的宅茅里,身染疾病,經(jīng)久不愈,不能盡忠朝廷。這時,有一個從百濟國來的尼僧,名叫法明。法明來到大織冠的身邊,大織冠便問這位尼僧說:“你們國里也有過得這種病的人嗎?”尼僧回答說:“有過。”大織冠接著問:“那是怎樣醫(yī)治的呢?”尼僧回答說:“這種病非藥力所及,良醫(yī)也束手無策,只有畫一張維摩居士的佛像,在像前讀誦維摩經(jīng),這樣病就可以痊愈了。”
大織冠聽罷,立刻在宅里蓋起一間佛堂,供奉維摩居士像,并找人講述維摩經(jīng),講師就由這位尼僧擔任。第一天,在講解問疾品的時候,大織冠的病便立即痊愈了。大織冠非常高興,向尼僧深深拜謝,并且從第二年起,每年舉辦法會一次,一直繼續(xù)了多年。后來大織冠去世,法會也由此中斷。大織冠的兒子淡海公雖然承繼了父親的家教,但因他幼年喪父,并不知道此事。后來淡海公逐步高升,官至大書,這時他患了手疾,不知是何物作祟,占卦問卜時,說是由于中斷了先人在世時所舉辦的法事而起,于是他又重新發(fā)起了講解維摩經(jīng)的法會,延請當時的得道高僧擔任講師,在各地虔誠舉辦。最后,他將山階未原宅茅里的佛堂遷建到奈良京城,仍然稱作山階寺。
維摩會在山階寺舉辦后,自承和元年起,永久規(guī)定山階寺為會址,成為例年官辦的法會,朝廷每年都派藤原氏的“辨官”[3]為敕使,主持一切。另外,從各寺院各宗派中選出得道高僧,做法會的講師,并且每年都賞以僧綱之職,此事已成定例。聽眾中間,也有從各寺各派中選拔出來的通經(jīng)的僧人。藤原氏族,由上達部[4]直到五位的官員,都親縫被褥施舍會上的眾僧。這個法會從儀式的隆重、氣氛的莊嚴,直到講解經(jīng)文議論法旨的微妙盡致,都和昔日維摩居士講法時一般無二。會中的佛供和僧齋完全仿自大國的饌膳,不以他寺為例。這是延續(xù)本朝佛法壽命、尊崇王法禮儀的唯一法會,因此為朝廷百姓共同景仰,不敢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