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1],呈史留守致道[2]
本篇約作于乾道四年至五年(1168—1169)間,時辛棄疾在建康通判任上。作者登樓遠望,吊古傷今,表達了對國事的深切憂慮及報國無門的深沉慨嘆。上片寫登樓所見的衰敗景象,對照“虎踞龍蟠”的“帝王之都”的昔日繁盛,不禁觸景生情,對今日的敗亡局面深感憂慮。下片以謝安比史致道,用為東晉王朝建立過殊勛的謝安也不免遭讒被疏的典故,表示對史致道遭受猜忌不能施展抱負的深切同情。實際上也是以謝安自況,抒發(fā)自己功名難成,心曲難訴,歲月難留,憂愁難消的苦悶心情。最后以“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暗喻國勢危殆,全詞戛然而止,表示自己雖無路請纓,只有以棋酒消磨時日,但在國家傾覆的危急關(guān)頭,實在心潮難平。使抑郁愁苦的心境更加凝重,也使作者赤誠的愛國之情更為熱烈悲壯,感人至深。全詞吊古與傷今融為一體,興亡之感和報國無門的悲憤都渲染到極點,情感熾烈,長歌當哭,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
我來吊古[3],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4]?;⒕猃報春翁幨?sup>[5]?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6]。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7]? 卻憶安石風流[8],東山歲晚[9],淚落哀箏曲[10]。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11]。寶鏡難尋[12],碧云將暮[13],誰勸杯中綠[14]。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15]?
【翻譯】
我來憑吊古人的陳跡,
登上高樓,卻落得愁悶無窮。
當年虎踞龍蟠的帝王之都今在何處?
滿目所見只是千古興亡的遺蹤。
夕陽斜照著迷茫的柳樹。
水邊覓食的鳥兒急促地飛回窩中,
風兒吹拂著高樹,掠過荒涼的丘壟。
一只孤獨的船兒在秦淮河中匆匆西去,
不知何人把激越的寒笛吹弄。
回想當年那功業(yè)顯赫的謝安,
晚年被迫在東山閑居,
也被悲哀的箏聲引起傷慟。
建功揚名的希望都寄托在兒輩身上,
漫長的白日只有消磨在棋局中。
表明心跡的寶鏡已難于尋覓,
歲月又將無情地逝去,
誰能安慰我的情懷共飲酒一盅?
早晨以來江上便狂風怒號,
高浪似要翻倒房屋,真令人憂悚。
注釋
[1] 賞心亭:在當時建康城西下水門的城樓上,下臨秦淮河,為登臨游覽勝地,北宋丁謂建。
[2] 史留守:見前詞提示注。
[3] 吊古:憑吊古跡。
[4] 危樓:高樓,指賞心亭。危:高。贏得:剩得,落得。千斛:形容數(shù)量多。斛: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宋末改為五斗一斛。
[5] “虎踞”句:《金陵圖經(jīng)》記載,建康府西有石關(guān)城,諸葛亮曾對孫權(quán)稱贊建康的地形說:“鐘山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都曾以建康為國都?;⒕猃報葱稳萁敌蝿蓦U要,城池堅固。但六朝都敗亡了,所以唐代詩人李商隱《詠史》詩中感嘆“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蟠?”辛棄疾即用李商隱句意,說虎踞龍蟠的建康徒有空名,剩下的是一派敗亡景象。
[6] 隴:同“壟”,田埂。喬木:高大的樹木。
[7] 噴霜竹:吹奏竹笛。霜竹:笛子。以霜形容,兼指竹子傲霜和笛聲凄涼。
[8] 安石:指東晉宰相謝安,安石是他的字。風流:指風采功業(yè)。
[9] 東山:在今浙江紹興市境內(nèi),謝安曾寓居在東山。歲晚:這里指晚年。
[10] 哀箏曲:謝安功高位重,東晉孝武帝受佞臣挑撥,對他多有疑忌。一次孝武帝召大臣桓伊及謝安飲宴,桓伊想替謝安辨白,便彈箏而歌《怨詩》曰:“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敝x安聽后“泣下沾衿”,孝武帝也“甚有愧色。”事見《晉書·桓伊傳》。這里是說,謝安為國建立了功勛,但仍不免遭到皇帝的疑忌。
[11] “兒輩”二句:“兒輩功名都付與”即功名都付與兒輩?!稌x書·謝安傳》記載,前秦苻堅統(tǒng)兵號稱百萬進駐淮肥,謝安派弟弟謝石及侄兒謝玄率兵抗擊,取得淝水之戰(zhàn)的大勝,捷報傳來之時,謝安正與客人下棋,看完戰(zhàn)報,不動聲色,仍下棋如故,客人問他,才從容說:“孩兒們已經(jīng)擊破敵兵了?!?/p>
[12] 寶鏡難尋:《松窗雜錄》記載,有一位漁人于秦淮河得古銅鏡,能照見自己的肺腑。辛棄疾登賞心亭,面對秦淮河,自然聯(lián)想起秦淮銅鏡,感嘆那面能照見人臟腑的古鏡難覓,自己的心跡也難于向人剖白了。辛棄疾于紹興三十二年(1162)南歸,至作此詞時已歸宋六七年,不得重用,故有此嘆。
[13] 碧云將暮:天色將晚,喻歲月易逝。
[14] 杯中綠:杯中酒。
[15] 朝來:早晨以來。波浪翻屋:形容水勢洶涌浩大,暗喻敵兵強盛,國勢危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