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歌和“個人”

譚詩錄:實然非實然之間 作者:李瑾 著


詩歌和“個人”

我始終認為,詩歌是一個人的事情。也就是說,詩歌此在個體本心,是個體之“我”察覺世界的情感悸動和隱秘體驗。因此,可以這么理解,詩歌只具有時間性而不具有空間性,情感的流動乃一維的,它發(fā)生在創(chuàng)作之前,一旦發(fā)生位移,固化為肉體性文本,被他人感知,詩歌就失去了“本來”。因為個人的情感在發(fā)生時就已經(jīng)完成,文本乃“第二性”的,文字中顯示的“是”已經(jīng)是“非”,“此已經(jīng)是“彼”。

詩歌本來不該創(chuàng)作出來或落到文本之上,創(chuàng)作或書寫的過程是一種轉(zhuǎn)譯,一首詩歌的物質(zhì)化意味著即時情感被語法綁架或架空了。如果說一個人存在情感語法,創(chuàng)作或書寫則是一種思想語法,每種語法都具有強大的邏輯結(jié)構(gòu)和慣性,轉(zhuǎn)譯會讓情感失去依托。因此,當寫作者面對自己的作品時,往往會懷疑這不是自己的,至少不是自己的全部想法。既然詩歌不存在現(xiàn)場感,歧意便產(chǎn)生了。

詩歌唯一關(guān)涉的學科是心理學,此外,與其他任何科學或知識沒有聯(lián)系。詩人表達的是一種感受,不能期望這種感受“與他人共在”。毫無疑問,人類是有共同情感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個主體性可以置于另外一個主體性之上,跨文化、跨主體能產(chǎn)生“共同性詩歌”,卻不會產(chǎn)生“共同的詩歌”,根本無法想象不同的詩人會創(chuàng)作出完全相同的文本。進一步說,可以論證出私人語言是行不通的,但詩歌卻是唯一的私人語言。當詩人處在自己的情感之中時,他從事的絕不是一種生活形式或公共游戲。

詩歌即人,詩歌一旦表達出來便會迷失在符號、語言、身份等多樣性特別是被理解之中。但悲哀的是,詩歌自其建立起自身這一概念的一刻起,就是主體間性的,必須借助于種種人為之道,詩歌才可以成立。雖然詩歌還是以“我思”為基床,但卻成為一種公共事物,這個意義上,詩歌的主體間性吞噬了主體性。由是,詩歌自“一個人的事情”成為“大眾的事情”,自一個人即可完成成為一種集體創(chuàng)作,至少是兩個人的創(chuàng)作:詩歌由心/思,淪為寫,繼而淪為讀。這樣一來,我們看到的詩歌只是他人的“寫”/作品,即便完全理解了創(chuàng)作者的邏輯之思,卻未必摸得著他的心之思,遑論接受。而現(xiàn)在的詩人倒置了本末,他追求的恰恰是別人的“接受”——心的分歧在規(guī)范的理解中始終沒有得到解決:人世間的一切聰慧通達,只不過是愚昧無知而已。

既然詩歌是“愚昧”的,其意義又何在?這真是個令人費神的問題。必須指出,人是生而孤獨的,人只有“一個”,所謂“共同”不過是將人進行了化約,尋求理解或“另一個”永遠是人的終極任務(wù)但卻不可能完成,這就造成了“生”的困境:我是誰,我是否存在被認同的可能。答案很令人沮喪,我只是一種體驗,在他人那里,“我”永遠不存在也就是說,詩歌產(chǎn)生于“我”的身份認同遭到嚴重威脅之際詩歌的出現(xiàn)不是文化事件,而是精神事件。詩歌是在自我崇拜中建立起來的“我”的替代品,這可以解釋對詩歌的評論為什么總被理解為對“我”的一種冒犯,除非給出的是完全意義上的認可。本質(zhì)上,詩人永遠是敵對者,或者說任何事物都是詩人的“敵人”,包括他試圖歌頌的對象因為沒有什么可以有助于自己的完成,想象也不是,想象并不能實現(xiàn)對未決之“我”的求解。

一旦進入詩歌,我們又將沮喪地發(fā)現(xiàn),主體性如此強大,以至于忽視了主體間性的存在。個體的吟誦完全忽視和聲,甚至并不需要和聲,詩人唯一需要理解的就是“我并不需要理解,這多么像一個不合邏輯的悖論,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情感的某一部分,卻轉(zhuǎn)而拒絕接受。這樣,詩人首先或必須面對的是一個跨越自我與他人相遇的問題——如何才能夠邁進“共可能世界”,自我建立起他者,或者說建立起未決問題之“共和國”,便成為原發(fā)體驗原來,“我”與“他我”是一對孿生兄弟。

迄今為止,我認為人之存在的理由是“詩性理由”詩歌也是。詩歌能夠存在或者說移情能夠發(fā)生基于某種情感共識,“我”不是懸擱,“我”是自我在他者中的投射必須“打破”主體性才可獲得主體性,這是一個不爭之事實。畢竟,“先驗自我的存在”是逆向的,詩人要做的無非要確定他人之中的“我”,而詩歌這種極端個人的東西是理解“我”的最佳道具。

因此,我們可以總結(jié)說,詩歌是一種“他人真理”,詩人在創(chuàng)作或書寫時固然出于原始沖動,但目的則是要獲得普遍認可。失去認可,詩歌將不存在。這和詩歌的本始意義完全相反。詩歌本來可以解釋自己,現(xiàn)在看來,這個解釋恐怕只有進入他人才能獲得,因為主體性作為一個不可置疑的神話,需要一種打破純粹所思的沖動。否則,詩人越堅守自己,認為自我不需要別的世界,主體性越會因失去對比而毫無意義。也可以換一種方式加以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或書寫不在于表達自己的內(nèi)在見聞,而是尋求一種認同或接納,也就是在將他者的外部性加以內(nèi)化的過程中相互認可。

如此一來,在地方語境中理解“地方知識”就十分重要了。詩歌固然是自我崇拜的形上之學——一種不需儀式的新型宗教,但必須清楚,沒有閱讀或者沒有歧義就不存在詩歌,而且,歧義絕對不是文化上的,而是個人形上之學的,我們的理解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正確的錯誤。

這么看來,詩歌只是某個現(xiàn)在完成時,當她處于“時間的分叉”中時,根本上是逃逸的而不受管制的。

2019年8月12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