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朔妙計救元宵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著名詞人辛棄疾這首《青玉案·元夕》描寫的就是元宵節(jié)的熱鬧景象。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關(guān)于它的來歷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
漢武帝有一個大臣叫東方朔,他既聰明又風趣,皇帝非常喜歡他。有一年冬天,下了好幾天鵝毛大雪,東方朔在家閑著沒事,就去御花園給漢武帝摘梅花去。他剛走進御花園,就看到一個宮女一腳踏在井沿上,正準備往井里跳。東方朔大吃一驚,一邊喊道:“姑娘,別跳!”一邊趕緊把她拉了下來。東方朔不解地問:“姑娘年紀輕輕,為何起了輕生之念?。俊睂m女淚流滿面,嗚咽著說:“小女子名叫元宵,家中有父母雙親和一個妹妹。因為做的湯圓又香又甜,所以被選入宮當了宮女。進宮三年了,再也沒見過家人。每到臘盡春來的時節(jié),就加倍思念家人。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還不如一死了之?!睎|方朔聽了,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他說:“姑娘,請放心,我一定會設(shè)法讓你和家人團聚的?!?/p>
過了幾天,東方朔在長安街擺了一個占卜的小攤。因為他在民間已經(jīng)是個大名人了,所以很多人爭著請他占卜。奇怪的是,每個人求到的,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這個簽語。這下,長安城里一片恐慌。人們紛紛問解災(zāi)的辦法。東方朔胸有成竹地說:“正月十三日傍晚會有一位紅衣仙女下凡查訪,她是火神君派來奉旨火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jì)語給你們,你們可以讓皇帝想想辦法?!闭f完,東方朔就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有人趕緊拿起紅帖,火速送到皇宮。
漢武帝接過偈語一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彼蟪砸惑@,馬上請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裝思考了一會兒,就說:“聽說火神君他老人家最喜歡吃湯圓,而且他也知道宮女元宵做的湯圓好吃。所以十五那天晚上讓元宵做好湯圓,并且讓元宵提著寫有自己名字的宮燈,在前開道?;噬夏傧闵瞎?,傳旨讓京城家家都做湯圓,虔誠敬奉云游在長安上空的火神君。再傳旨讓全城百姓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這樣在玉帝看來,不就是滿城大火了嗎?另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夾雜在人群中消災(zāi)解難?!睗h武帝聽了大喜,當下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長安城里張燈結(jié)彩,人山人海,熱鬧極了。宮女元宵的父母和妹妹也夾在人群中。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兩字的大宮燈時,驚喜地大喊:“元宵!元宵!”元宵聽到家人熟悉的聲音,快步奔到家人面前,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這樣熱鬧了一夜后,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非常高興,就下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都要做湯圓供奉火神君,而且全城要掛燈籠、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吃,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了,正月十五這天就變成了今天的元宵節(jié)。
【博聞館】
元宵節(jié)的起源
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把夜叫做“宵”,因此正月十五就被稱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值一元復(fù)始、大地回春之際,故而元宵節(jié)又被稱為“上元節(jié)”。有一種說法是元宵節(jié)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是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是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是下元節(jié)。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是天、地、人三官。天官主司賜福,正所謂“天官賜?!?。
元宵節(jié)起源于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根據(jù)文獻記載,元宵節(jié)的確切起源是這樣的:漢高祖劉邦死后,朝政大權(quán)被呂后和呂氏家族把持。呂后死后,劉邦的舊臣周勃、陳平等人平息了“諸呂之亂”,并且擁立漢文帝劉恒繼位。因為平息“諸呂之亂”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因此,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漢文帝都要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因為“夜”在古代也叫“宵”。所以漢文帝就把正月十五這天定為元宵節(jié)。漢武帝時,祭祀“太一神”的活動就定在正月十五(太一神是主宰宇宙一切之神)。著名史學(xué)家司馬遷在創(chuàng)建“太初歷”時就將元宵節(jié)定為重大節(jié)日。元宵節(jié)在隋朝和宋朝非常興盛,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說。
1985年2月28日,我國郵政發(fā)行的犜104《花燈》特種郵票之一:龍鳳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