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毋潛
【作者介紹】
綦毋潛(691年~756年),字孝通(一說季通),虔州(今江西省南康市)人,唐代詩人。他十五歲即游學長安,與當時詩壇名家多有交往,漸有詩名。開元十四年(726年)進士及第,歷任宜壽尉、左拾遺等職,入集賢院待制,后因兵亂而棄官歸隱。他是唐代江西最有名的詩人,前人贊為“盛唐時,江右詩人惟潛最著”、“清回撥俗處,故是摩詰(王維)一路人”。
春泛若耶溪[1]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2]。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3]轉(zhuǎn)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4],愿為持竿叟。
【注釋】
[1]若耶溪:在今天浙江省紹興市若耶山下,唐時多隱者居。[2]偶:相遇。[3]際夜:入夜,際在這里作“正當”解。[4]彌漫:本指水勢浩大,引申為渺茫,不可捉摸。
【語譯】
這清幽的興致綿綿不絕啊,我順水而去,隨遇而安。晚風吹動小舟前行,沿著一路鮮花來到若耶溪口。到了晚間,已經(jīng)轉(zhuǎn)入西方山谷,隔著山巒仰望天空的南斗星。潭中的水霧迷離飛舞,林中月色在身后逐漸低沉。人生在世是如此渺茫,難以捉摸啊,我希望能夠成為持竿垂釣的隱士啊。
【賞析】
全詩在寫“幽意”,但這“幽意”究竟是什么呢?它不可能是純指清幽的情境,因為開篇即有“幽意”,但真正清幽之景,要待“入溪口”以后才逐漸展現(xiàn)開來。所以“幽意”當指詩人的內(nèi)心渴盼,他期盼著、探尋著那種能夠使心靈純凈無垢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氛圍,于是他進入若耶溪去尋找,并且最終得到了靈魂的升華。
這也是一種隱者之趣,趣在山水自然之間,而脫離了俗世的紛擾。詩以“幽意無斷絕”為始,峭然拔起高峰,然后又兼“此去隨所偶”,似有意,似無意,似乎是在提醒讀者,只有放棄執(zhí)著,循自然而覓,才能找到內(nèi)心的清幽。這內(nèi)心的清幽正在夜晚的溪間,且行且望且感,有群星垂天、潭煙溶溶、林月低下。于是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此地與外間(俗世)的不同,再沒有渺茫不可測的人世,而純粹只有自然之趣。
此詩開篇極佳,中寫景物亦可圈可點,唯不如王、孟等一流高手而已,但結(jié)句略顯平直,“愿為持竿叟”寫得過于直白,收束不夠有力,也不能余味雋永。
唐詩常識
格律詩對平仄的要求很嚴,雖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可以通過“拗救”等手段部分放寬,但全句平聲或仄聲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古詩則不同,全平句或全仄句經(jīng)常出現(xiàn),比如此詩中的“潭煙飛溶溶”,就是五平聲。所以古詩的聲調(diào)總體而言要比格律詩顯得生澀,也顯古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