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約翰·韋勃斯特(1578~1632)

并非舞文弄墨:英國散文名篇新選 作者:王佐良 編


約翰·韋勃斯特(1578~1632)

韋勃斯特(John Webster)是17世紀初期的劇作家,以《白魔》與《馬爾菲公爵夫人》兩劇著稱。他有極高的詩才,運用形象尤見特色,卻用來寫兇殺和通奸之類的事,意境冷森。

這里選譯的一篇《擠奶姑娘》也是“性格特寫”,過去一個長時期人們以為是歐佛伯利的作品,后來經(jīng)過學者考證,確定為韋勃斯特所寫。最后一句寫擠奶姑娘希望死在春天,“那樣她的裹尸布上可以擺放許多鮮花”,將死亡同美混合,類似韋勃斯特戲劇詩中的筆法。

一個漂亮、快活的擠奶姑娘 A Fair and Happy Milkmaid

她是一個鄉(xiāng)下姑娘,從不打扮自己,卻能看人一眼就使所有的美容術(shù)失色。她知道美容不過是品德的無言昭告,因此不加注意。她的美德都悄悄地出現(xiàn)在她身上,像是瞞著她偷偷跑來的。她的衣服(也就是她本人)襯里遠勝過面子,因為她雖不穿絲綢,卻有純潔為飾,經(jīng)得起多年使用。她從不因睡眠過多而弄壞容貌和身體;大自然使她懂得:貪睡會使靈魂生銹。所以她清早與女主人的公雞同起,夜晚與暮歸的羊群同息。擠奶的時候,她用手攥著奶頭,從這可愛的擠奶機中流出的牛奶便顯得格外色純味香,因為她從不戴抹過杏仁的手套,也不往手上涂香脂,牛奶也就不會變味。她去收割時,金黃的麥穗落到地上吻她的雙腳,像是心甘情愿被那只砍倒它們的手捆綁俘虜。她口里的氣味是她自己的,一年四季發(fā)著六月的氣息,像新垛的干草堆傳出清香。她因勞動而雙手變粗,因憐憫而心腸變軟。冬天早黑,她坐在愉快的紡車旁邊,對急轉(zhuǎn)的命運之輪唱無畏的歌。她做任何事都嫻靜大方,似乎不懂也不會做壞,因為她的心總想做好。趕集的時候,她把一年的工錢全部花掉,買衣服只挑合體,不重華貴?;▓@和蜂箱是她僅有的醫(yī)生,她卻因此更長壽。她敢于一人獨行,晚上也放羊出欄,不怕出壞事,因為她對人沒有壞心;可是說實話,她也從不孤獨,因為總有熟悉的歌、真誠的想法和不長的祈禱詞與她做伴,而這些也真頂事,而且不會因引起妄想而減效。最后,連她的夢也都純潔,不怕告訴別人。不過她卻迷信星期五的夢,怕惹誰生氣,從不泄露。她就這樣生活著,只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她能死在春天,那樣她的裹尸布上可以擺放許多鮮花。

(楊國斌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