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翱

唐宋散文 作者:侯毓信


李翱

李翱(772—841),字習之,唐文學家,趙郡(今河南邯鄲)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貞元進士,任諫議大夫、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等職。他是韓愈的學生,積極參加古文運動,時稱“韓李”。文章平正嚴謹,自成一格。有《李文公集》。

題燕太子丹傳后[763]

荊軻感燕丹之義[764],函匕首入秦劫始皇[765],將以存燕霸諸侯。事雖不成,然亦壯士也。惜其智謀不足以知變識機。

始皇之道,異于齊桓[766];曹沫功成[767],荊軻殺身,其所遭者然也。及欲促檻車駕秦王以如燕[768],童子婦人且明其不能,而軻行之,其弗就也非不幸[769]。燕丹之心,茍可以報秦[770],雖舉燕國猶不顧,況美人哉[771]!軻不曉而當之[772],陋矣!

說明

荊軻刺秦王,是歷代傳誦的帶有悲劇色彩的英雄壯舉。李翱卻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了異義。他認為,荊軻徒有俠義之氣和知恩圖報之心,不懂得知變識機、審時度勢,盲目效仿別人的行為實為愚蠢;對燕太子丹只思復(fù)仇,不顧后果的褊狹之舉竟然毫無認識,一意孤行,亦屬荒謬。文章雖短卻辯鋒犀利,觀點出新而論述從容,層遞轉(zhuǎn)折,清晰嚴密,確為翻案文章的佳作。

集評

筆筆轉(zhuǎn),句句變,皆從空中折換,極頓挫反側(cè)之勢。是太史公神妙之境,不易到也。

——近代·高步瀛《唐宋文舉要》引吳汝綸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