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征圣第二

文心雕龍選譯(修訂版) 作者:周振甫 譯注


征圣第二

《征圣》就是寫文章要用圣人的文章來檢驗,看看是否符合圣人的寫法?!对馈防锾岢鲆凑諏Φ赖恼J(rèn)識來寫文章;而圣人認(rèn)識道,能用文章來說明道,所以寫文章要用圣人的文章來檢驗。劉勰認(rèn)為圣人的文章有幾點好處:一、 圣人對于政治教化看重文章,對于事件看重文章,對于品德修養(yǎng)看重文章。這里講的文章,即文化的意思。即從政治教化到各種事件,到品德修養(yǎng),都要求有高度的文化。二、 圣人的文章,有的用簡練的語句來表達(dá)意旨,有的用繁富的文辭來概括感情,有的用明顯的理論來建立體式,有的用含蓄的文辭來隱藏作用,即有簡練和繁富、明顯和含蓄四種不同寫法。三、 要辨明各種事物,給以正確的說明,文辭重在體察要義。四、 把精理秀氣稱為文采,即文采不限于辭藻。

這篇《征圣》有個缺點,即從《原道》來,認(rèn)為只有圣人認(rèn)識道。這是不夠正確的。這篇《征圣》的好處:一、 認(rèn)為要寫好的文章,先要有好的道德修養(yǎng)。就個人說,講到“修身貴文”,就要“志足”、“情信”,有志向,說真情,不能說假話。就“政化貴文”,要“陶鑄性情”,把人們的性情改造好。就“事跡貴文”,要合理合禮。二、 要適應(yīng)內(nèi)容的需要,學(xué)會簡練和繁富、明顯和含蓄的各種寫法。三、 以精理秀氣為文采,糾正當(dāng)時浮靡的文風(fēng)。

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1]。陶鑄性情[2],功在上哲[3]。夫子文章,可得而聞[4],則圣人之情,見乎文辭矣。先王圣化,布在方冊[5],夫子風(fēng)采,溢于格言[6]。是以遠(yuǎn)稱唐世,則煥乎為盛[7];近褒周代,則郁哉可從[8]:此政化貴文之征也。鄭伯入陳,以文辭為功[9];宋置折俎,以多文舉禮[10]:此事跡貴文之征也。褒美子產(chǎn),則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11];泛論君子,則云“情欲信,辭欲巧”[12]:此修身貴文之征也。然則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乃含章之玉牒[13],秉文之金科矣[14]。

夫鑒周日月[15],妙極機(jī)神[16];文成規(guī)矩[17],思合符契[18]。或簡言以達(dá)旨,或博文以該情[19],或明理以立體[20],或隱義以藏用。故《春秋》一字以褒貶[21],喪服舉輕以包重[22],此簡言以達(dá)旨也。邠詩聯(lián)章以積句[23],《儒行》縟說以繁辭[24],此博文以該情也。書契斷決以象《夬》[25],文章昭晰以象《離》[26],此明理以立體也。四象精義以曲隱[27],五例微辭以婉晦[28],此隱義以藏用也。故知繁略殊形,隱顯異術(shù),抑引隨時,變通適會,征之周孔,則文有師矣。

是以論文必征于圣,窺圣必宗于經(jīng)?!兑住贩Q“辨物正言,斷辭則備”[29];《書》云“辭尚體要,弗惟好異”[30]。故知正言所以立辯,體要所以成辭;辭成無好異之尤,辯立有斷辭之義。雖精義曲隱,無傷其正言;微辭婉晦,不害其體要。體要與微辭偕通,正言共精義并用;圣人之文章,亦可見也。顏闔以為“仲尼飾羽而畫,徒事華辭”[31]。雖欲訾圣[32],弗可得已[33]。然則圣文之雅麗,固銜華而佩實者也!天道難聞,猶或鉆仰;文章可見,胡寧勿思[34]?若征圣立言,則文其庶矣[35]

贊曰:妙極生知[36],睿哲惟宰[37]。精理為文,秀氣成采。鑒懸日月,辭富山海。百齡影徂[38],千載心在。

【翻譯】

創(chuàng)造的叫做“圣”,闡發(fā)的叫做“明”。陶冶性情,要歸功于圣人。子貢說孔子的文章,是可以看到的,可見圣人的思想感情要從文辭里體現(xiàn)出來。先王的教化,記載在書本上,孔子的風(fēng)采,從他的格言里流露出來。他講遙遠(yuǎn)的唐堯時代,說它興盛而發(fā)出光彩;近世的周代,說它有文采可以遵從:這是在政治教化上孔子看重文章的憑證。春秋時鄭伯打進(jìn)陳國,靠文辭收到功效;宋國宴會有折俎,因有文采,這次禮節(jié)被記錄下來:這是從以往的史實上孔子看重文章的憑證。贊美子產(chǎn),便說“言語用來充分地表達(dá)意志,文采用來充分地修飾言語”;孔子一般地談到君子,便說“感情要真實,文辭要美好”:這是在個人修養(yǎng)上孔子看重文章的憑證。那么,意志充實而言語講文采,感情真實而文辭能美好,便是寫文章的金科玉律了。

觀察周到像日月,妙用極盡有機(jī)神;文章成規(guī)矩,構(gòu)思符合要求。有時用簡練的言語來表達(dá)意旨,有時用繁富的文辭來講透內(nèi)容,有的用明顯的理論構(gòu)成全篇的體式,有的用含蓄的意義來隱藏潛在的作用。所以《春秋》用一個字來贊美或貶斥,喪服里舉輕喪服來概括重喪,這就是用簡練的言語來表達(dá)意旨。《詩經(jīng)·邠風(fēng)》里積句成章,聯(lián)章成篇;《禮記·儒行》里反復(fù)申說,文辭繁富,這就是繁富的文辭用來講透內(nèi)容。用《夬卦》來表示決斷,用《離卦》來表示照明,這就是用明顯的理論構(gòu)成全篇的體式。用四象曲折隱晦地表達(dá)精義,用五例婉轉(zhuǎn)含蓄地表達(dá)微辭,這是用含蓄的意義來隱藏深刻的作用。由此可知,繁和簡有不同的樣式,隱和顯有不同的表達(dá)法,壓縮引申要看需要,變化轉(zhuǎn)換應(yīng)適應(yīng)情況,求之于周公、孔子,文章就有所師法了。

因此評論文章一定要求之于圣人,探索圣人一定要本之于經(jīng)?!兑捉?jīng)》里說:“辨明事物作出的語言正確,這樣作出的判斷就辭意完足?!薄稌?jīng)》里說:“文辭重在體察要義,不只是愛好奇異?!庇纱丝芍?,語言正確是為了用來建立論點,體察要義是為了構(gòu)成文辭。這樣寫成的文辭不會有好奇的毛病,這樣建立的論點有措辭明斷的好處??v使精義寫得曲折深隱,也并不會妨礙它語言正確;微辭寫得婉轉(zhuǎn)含蓄,也并不損害它體察要義。體察要義和微辭是相通的,論點正確和精義是并用的。這些在圣人的文章里都可以看到。顏闔認(rèn)為“孔子在有裝飾的鳥羽上畫文采,是徒然講究華麗的辭藻”。想這樣來詆毀圣人,還是詆毀不了的。這樣說來,圣人文章之雅正華麗,本是既有文采又講內(nèi)容的??!天道難懂,還有人去鉆研;文章可見,為什么不去講究呢?如果能求之于圣人然后立言,寫成的文章也就差不多夠水平了。

贊道:妙到極點的是生知的圣人,他掌握著最高的智慧。精理寫成文,秀氣變成采。觀察像日月,文辭富山海。形影百年后雖然逝去,思想精神千年后還會存在。


注釋

[1]“夫作者曰‘圣’”二句:《禮記·樂記》里有“作者之謂‘圣’,述者之謂‘明’”兩句,原意是指能夠制禮作樂的是圣人,能夠繼承圣人的制作是賢人。

[2]陶鑄:陶是制瓦器的,鑄是冶工。陶鑄意謂像陶人冶工制器那樣,把人教育改造成為有用的人才。

[3]上哲:圣人。

[4]夫子:指孔子?!胺蜃游恼隆倍洌罕居诳鬃訉W(xué)生子貢的話?!墩撜Z·公冶長》: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p>

[5]方:木板。冊:編聯(lián)的竹木簡。方冊:指書籍。因為古代文字寫在方冊上,所以這樣說。

[6]格言:可以作為法則的話,格就是法則。

[7]煥乎:形容光明?!墩撜Z·泰伯》:“煥乎其有文章!”

[8]郁哉:即郁郁,形容富有文采?!墩撜Z·八佾》:“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從周,指遵從周代的文化)

[9]“鄭伯入陳”二句:事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據(jù)載,鄭簡公起兵打進(jìn)陳國,向當(dāng)時各國的盟主晉國去報告。晉國質(zhì)問鄭國為什么要侵略小國,鄭國子產(chǎn)回答說,陳國領(lǐng)了楚國來打鄭國,填塞了井,砍了樹木,對鄭國犯了罪。鄭國向晉國報告了,晉國不管,所以要去討伐。子產(chǎn)的話講得理由很充足,得到孔子的贊美。

[10]“宋置折俎”二句:事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據(jù)載,宋平公接待晉國貴賓趙文子,在宴會上賓主的發(fā)言都很有文采,得到孔子的稱贊。置:辦。折俎(zǔ祖):把牲體的骨節(jié)切斷了放在俎上,這是一種隆重的禮節(jié)。俎,放牲體的器具。舉禮:記下這次合禮的事。舉:記錄。

[11]“言以足志”二句:孔子贊美子產(chǎn)的話,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12]“情欲信”二句:這是孔子說的話,見《禮記·表記》。

[13]含章:蘊(yùn)藏著文采。玉牒:貴重的文件。

[14]秉文:掌握著文章。金科:貴重的條例。

[15]周:普遍。

[16]機(jī):同“幾”,事物微露苗頭叫幾。

[17]規(guī)矩:指文章的法度、規(guī)模。

[18]符契:合同、契約,有兩份,對起來完全相合。

[19]該:兼?zhèn)洹?/p>

[20]體:主體,重要部分。

[21]《春秋》一字以褒貶:《春秋》里往往用一個字表示贊美或貶斥,如隱公元年:“鄭伯克段于鄢?!庇谩翱恕弊种赋忄嵅缘転閿橙?,也指斥共叔段與兄?jǐn)硨Α?/p>

[22]喪服舉輕以包重:化用《禮記·曾子問》“緦不祭”之意。緦是用熟麻布制的喪服,“緦不祭”是說穿這種輕喪服的不必參加祭祀。由此推論,則穿重喪服的不參加祭祀自然不言而喻了。這就是所謂“舉輕以包重”。

[23]邠(bīn賓)詩:指《詩經(jīng)·邠風(fēng)》中的《七月》詩。全詩分八章,每章十一句,在《詩經(jīng)》中是一首較長的詩。

[24]《儒行》:指《禮記》中的《儒行》篇,篇中講儒者的行為志節(jié)等分為十六種。

[25]書契:文字?!秹╧uài塊)》:《夬卦》表示決斷。

[26]昭晰:明白?!峨x》:《易經(jīng)》中的《離卦》,象火。

[27]四象:指《易經(jīng)》中的四種“象”,即實象、假象、義象、用象。如以乾卦象天,為實象;以乾為父,為假象;以乾為健,為義象;乾有元、亨、利、貞(始、通、和、正)四德,為用象。四象的含義是曲折隱晦的。

[28]五例微辭以婉晦:杜預(yù)《春秋左氏傳序》里講到五種寫作條例:一曰微而顯,二曰志而晦,三曰婉而成章,四曰盡而不污,五曰懲惡而勸善。

[29]“辨物正言”二句:這是《易·系辭下》里的話。

[30]“辭尚體要”二句:這是《偽古文尚書·畢命》里的話,劉勰當(dāng)時認(rèn)為是真的。

[31]“顏闔”二句:這是《莊子·列御寇》里講到顏闔詆毀孔子的話。

[32]訾(zǐ紫):詆毀。

[33]已:語助詞。

[34]胡寧:何乃。

[35]庶:庶幾,近乎。

[36]生知:生而知之,指圣人,其實孔子也不承認(rèn)是生知。

[37]睿(ruì銳):智慧。宰:主宰。

[38]影徂(cú殂):猶形逝,形體消逝。徂,往的意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