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外的聲音
那天,騎車回家的路上,斜刺里突然沖出一個人來,可能是剛買糧出來,肩上扛著面,手里拎著油,鼻梁上還沾著一些白色的面粉,像一部戲里的某個人物。沖上來用力抓住自行車的車把,無比嚴(yán)肅而正經(jīng)地問我,讓我跟他說說,這個國家的文學(xué)究竟要往何處去。
我實話實說,說不知道。
有人從我們的旁邊走過,不斷地回頭看著,神色里滿是驚異,可能以為是在沖突,縱然不像是在打架,或者至少看上去也是一個人在質(zhì)問另一個人,好像是已經(jīng)抓著了對方的什么把柄,只是其間的糾纏和油膩外人還不足以窺視清楚。最初的驚駭過去之后,只好實話實說地告訴他,我是真不知道,我哪能知道那些,也從來沒有想過他說的那種問題。你在院子里或門前開一條渠,難道會想著要與某一條著名的大河或大海接通,成為它的一條支流么?
聽到我說不知道,聽到我這樣說,他果然頗為失望地嘆了一口氣,接著便沉默了。事實上我確沒有什么把柄在他的手里,只是認(rèn)識而已。事實上同時我也不是那種明知道答案卻故意不說,故意賣關(guān)子的有心計、有城府之人。這個買糧歸來的人,這個肩扛手提著一家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腦子里卻一直轉(zhuǎn)悠著某些宏觀問題的人,他可能有五六十歲了,寫作已多年,寫詩,也寫小說。據(jù)說,他本人連同他寫的那些詩和小說一起時常被他的家人——主要是他的妻子——關(guān)到門外。在這片土地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有很多像他這樣的人,甚至太多,甚至境遇甚至有些相貌和性格都完全一模一樣,像是同一個事物在不同地區(qū)的投影。
距離這次相遇之后的又一次,某年某月,又是在人來人往的街上,我們忽然碰到。他像一個參禪頓悟了的人一樣,恍然大悟而又咬牙切齒地對我說,他總算是弄清楚了一個道理或者某種方法。聽完他所說,有很長一個時期,有時忽然想起他,發(fā)現(xiàn)最擔(dān)心的是他的心理或精神。
此后有很多年,竟再沒有見過他,不知他如今怎樣了。
也見過一些因光照太久而漸顯疲憊的人,坐在他的對面,聽他像掏耳朵一樣向你抿出一些他們認(rèn)為很正確的東西,那些東西可能曾使他們自豪,引以為榮,當(dāng)然也因某種榮耀而矜持自尊。最后,他們也會留出一點時間讓你談?wù)?,你愣頭愣腦竹筒倒豆子般地告訴他們對于某種主義的看法。這以后,忽然就好像沒法再繼續(xù)說什么了,你看到他的臉上萬紫千紅,百花齊放,你看見他們生命中那些黑暗的部分,那些殘缺的部分,此刻正傷口般裸露如初。
對于那些隔山夾梁地和你說話的人,完全沒有必要認(rèn)真。他們說什么,那真的只是他們自己的事,往往說著說著,他們自己就會裝著無意地扯一塊遮陽布出來,擋在臉前。有人說他們寫作完全是因為無奈,或者誤打誤撞,因為他們真正的才能其實是在別的方面,比如音樂、繪畫、機械、工程,甚至政治和經(jīng)濟,這倒有可能是真話。無數(shù)的事實也無不在證明,確有很多人走在一條極度可疑的路上,雖然一直都大踏步地走著,但沿途全都是使他無比陌生和驚愕的東西,甚至充斥著許多意想不到的痛苦、不適和折磨,走了很久以后才發(fā)現(xiàn)不對。
不過,也確有另一些人,一開始就是奔著這條路來的,其目的是要在這條路上走一會兒,定一定神,然后瞅準(zhǔn)時機,一躍跳到旁邊不遠(yuǎn)處的另一條路上去,其初衷就是旁邊的那一條路。之所以要很煩瑣很費事地在前一條路上耽擱一會兒,只是由于那條路直接撲上去不那么容易,不管他瘦小還是高大,只因他出身蓬蓽,那條令他覬覦的路最初對他應(yīng)該是冷酷的,不那么友善的,因而他才很需要在另外的一條路上迂回一下,緩沖一下,助跑一段時間。
其實這些都沒有什么問題,誰不愿意走自己最想走的路。
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路,每個人都想走最想走的那條路,很多時候方向似乎并不那么明確,所以才會有人停下馬來問路,或者拿著一根棍子?xùn)|敲西探。也有人拐進距離最近的某一個村子里去打聽一下,前方叫什么,前方是哪里。也有時候問別人,去哪兒朝哪兒走?
小時候跟著大人們走路,從來不管什么方向、位置,只知道跟著走,注意的多是路上的一些具體的東西,很關(guān)心是土路還是沙子路,要是沙子路就會非常高興,無論是黃沙子、白沙子還是粉紅色的沙子,不管哪一種都會讓人高興,似乎走多遠(yuǎn)都不怕。一路上的山梁、樹木、野花野草,都是瀏覽的對象,當(dāng)然還有遠(yuǎn)處的那些灰藍(lán)色和青藍(lán)色的山,它們像一種神秘美好的布景或背景一樣綿延、存在于一個孩子的童年世界之中,且永遠(yuǎn)存在,永不磨滅。無論你到了什么年齡,童年時期的那一抹青藍(lán)色的山脈永遠(yuǎn)都不會矮下去,更不會消失不見,它甚至有可能成為你此生最主要的背景。不論你日后距離它有多遠(yuǎn),它卻永遠(yuǎn)在你背后或眼前,你一閉眼,看見它披著雪,也披星戴月,再一深想它平時的樣子,它又青藍(lán)如玉。甚至都用不著這些,很多時候只要一個燈頭一樣小的念頭,它就會唰地一下綿延在你的眼前。就這一點來說,多少名山大川都做不到,它們可能足夠大,足夠雄偉,但是很難小,很難普通和平常,很難像一種眼神一樣存在于一個人的目光里,很難像一星燈火一樣讓人心頭一熱。
那些波瀾壯闊的歷史,那些寂靜無聲的歲月,那些風(fēng)干了的血跡,那些依然在大地上各個角落里蠕動和奔走著的人,如同一條條小溪和大江大河,從各個不同的方向,湍急或者艱難地悉數(shù)匯入時間這條長河之中。一家人關(guān)上門圍燈而坐,貌似偏僻,實則還在洪流之中。
寫作一部具有無限意義的小說,無疑需要更多方面的東西,很多時候即使所有的材料全部到齊,卻也并不等于一個家園的成立和誕生,它似乎仍然還需要更多更無數(shù)的東西,更似乎永無止境,更遑論家園本身也并不具有無限的意義,它也存在著被遺忘、被毀滅的諸多可能。它的氣候以及山川地理,房屋和其中的燈火,必須令人難以忘懷。那些顏色的分布,飲食的意義和無意義,矛盾稠密的甲地和背景疏朗空曠的乙地,都無一不充滿了各自的和共同的經(jīng)驗與回聲。正面廝殺,血流成河,而事實上一條僻靜的小巷,一個落雪的晚上,一個人的內(nèi)心,恰恰也是另一種形式和意義上的正面。一個一生效忠主人的人突然橫尸郊外,很多人會以為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枝節(jié),甚至都算不上是一個枝節(jié)。人與人,井水河水,或互為枝節(jié)。
那些現(xiàn)實的光斑或黑點,像是被觸發(fā)的眼淚和水,一滴一滴地落在你的身前身后,就如同落到一張吸水性很強的麻紙上,又一圈一圈地擴散開來,成為漣漪,成為波濤和巨浪,繼續(xù)延伸,起伏,直至最終成為一張繽紛斑斕的時間之圖。時間沿途蛻皮、羽化,繼續(xù)向前。
一部三萬字的小說,讀后給人留下了三十萬字的記憶和印象,仿佛跋涉經(jīng)歷了三百年的漫長而紛紜的時間和歷史,我喜歡這樣的作品。猶記得第一次從數(shù)萬字的時間之中走出來以后,整個人有一種白發(fā)蒼蒼、步履蹣跚的感覺和印象,猶如一個飽受戰(zhàn)爭和歲月摧殘之人,牙齒松動,容顏盡毀,身份模糊或奇異,一瘸一拐地行走在通往故鄉(xiāng)或他鄉(xiāng)的路上。
我相信那一切的結(jié)果都是由于語言而引起的。語言的原野上露水遍地,朝云暮雨。
一部好的作品也許可以是一場大霧、一場大雪或者大雨,一只手或者一種迷人的氣息在向你召喚或者示意,請你走進去,請你深入那個也許足夠陌生的世界里去。當(dāng)你走遍那里的幾乎每一個角落,重新出來以后,你發(fā)現(xiàn)你好像丟失了一些什么,同時卻又明顯地多出了一些什么,對于一部作品來說,這已經(jīng)足夠了。你來時還算是潔凈的面容上現(xiàn)在正籠罩著一種東西;你從一些語言編織的墻下走過,你的袖子上至今還有一些落花或者羽毛,甚至塵土和血跡;你聞到你的身上忽然有了某一種氣味,你發(fā)現(xiàn)你的十指正在蜷曲著或者并攏著;你發(fā)現(xiàn)你的頭發(fā)悲哀地貼在腦門上,就像一場大水過后的莊稼,全部倒伏,互相粘連,很難再站起來了;或者驚恐萬狀地豎起,又或者不無油膩地向后梳去,像是不久前才結(jié)識的某一個人物;你忽然發(fā)現(xiàn)對面的那些房子都是圓頂?shù)?,而在此之前,你一直都想?dāng)然地覺得那些房子都是尖頂?shù)幕蛘咂桨宓?;你聽見你的聲音較以前喑啞了許多,又或者尖厲明亮了許多;你忽然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足夠的勇氣,去向某一個人傾訴一件久藏心底的事情了,也是在此之前,你一直沒有那種勇氣;你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心靜如水,不再那樣輕浮、狂躁;這時候你想起了很多與你有關(guān)的人,他們按照關(guān)系的遠(yuǎn)近和輕重緩急的等級分成好幾層,包括最近的和比較外圍的,你忽然意識到,對于那些人,你唯一能做的好像就是盡可能地不要讓他們感到傷心——其實除此之外別的你也再為他們做不了什么,而且就這一點也未必就能做到;這時候你忽然感到一個人真的不應(yīng)該有太多太大的欲望,更不該事事都在意,大小巨細(xì)都掛在心上,那甚至算得上可恥;可恥的事情其實很多,人們卻常常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比如很多活動,比如很多培訓(xùn),某些組織,某些戒律。你在心里掃雪掃地一樣把一些東西清理了出去,不僅僅是因為又有新的東西要進駐,就算暫時還什么也沒有,也需要把一些東西清理出去了,因為你理解了時間,也理解了塵埃的意義??瞻缀涂諘缫彩且环N清理和休整,甚至修正,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盈滿和豐饒。窗戶開啟,有鳥在外面說話,幼草鉆出地面,門前的楊柳已綠。
如果這一切的感覺都是真的,你就應(yīng)該坦白地承認(rèn),曾經(jīng)向你招手示意的那種語言是原野山川,是神圣的日光月光。同時你也應(yīng)當(dāng)承認(rèn),那樣的即為杰出,它具有一種無限的意義。
這樣,你就再也用不著像以前那樣,總是探頭探腦地想從一部小說里找到某種思想,以及一種非凡的重要的意義。你完全用不著那樣。你感到你正在蓬勃或者萎縮,你袖子上的那種落花和羽毛,塵土或者血跡,那種氣味,那種狀態(tài)和情景,那種視線之內(nèi)不斷地變幻著的東西、色彩、結(jié)局,那種心緒和情分,那種目光和念頭……它們正是一件事情的思想和意義,而所有的這一切的一切又都融化在語言之中,托付在每一個字上。你一頁一頁地翻著,非要找到“厚重”二字,別人也沒辦法,可能每一頁里都沒有那兩個字。你就說,這有什么呀?
假如事情不是這樣,你的感受也并非如此,那一切的感覺都是不存在的,你也并沒有從中感受到什么,你讀到的很可能還是一個最常見的又被講壞了的故事,一個絲毫不具有文本意義的文本。就像有人在霧中叫你,你急匆匆地跑過去一看,又是老王!實在是沒意思。
他告訴你,本來是想在陽光下喊你,怕你不肯來,所以才選擇在霧里。
為什么會選擇在霧里?事情的根源在于相對于他此前的風(fēng)格,霧里是一個更新的文本。
無法更細(xì)、更清晰、更準(zhǔn)確地描繪出那種語言……我想說的是,包括思想和意義在內(nèi),它承載著一切。它一點一點地隱約,一節(jié)一節(jié)地呈現(xiàn),還有的時候仿佛大雪驟至,大雨滂沱。
幾年來,認(rèn)識了一些各具特征的語言,又通過它們的集合和分散,了解到它們的一些特質(zhì)和習(xí)性,常看到它們單獨出沒,也有時結(jié)伴而行,甚至集體擁擠,摩肩接踵。有時候它們一群一群地站著,很像是早年間的士兵們站在遼闊的校場上,聽到它們在高喊或者沉默。但是對于即將要開赴的地方,對于即將要面對的對象,它們從來都一無所知,也無從想象。
199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