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經(jīng)·無衣(佚名)

長安吟詠 作者:李浩,王軍 編


無衣

《詩經(jīng)·秦風》

豈曰無衣[1],與子同袍[2]
王于興師[3]:修我戈矛[4],與子同仇[5]。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6]。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7],與子偕作[8]。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9]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10],與子偕行。

([宋]朱熹集注:《詩集傳》,中華書局,1958年版)

【簡注】

[1]豈曰:怎么能說。

[2]袍:長棉衣,行軍者日以當衣,夜以當被。

[3]于:語助詞,同“曰”。興師:出兵。

[4]修:修理,整理。戈、矛:長柄的兵器,戈平頭而旁有枝,矛頭尖銳。

[5]同仇:共同對敵。

[6]澤:貼身的衣服。

[7]戟(jǐ):長柄兵器,形似戈,一端有直刃,刃側(cè)有月牙狀的橫刃相連。

[8]作:起,此言參加戰(zhàn)斗。

[9]裳:裙式下衣。

[10]甲兵:鎧甲與兵器。1

【點評】

《無衣》篇通過描寫戰(zhàn)場上戰(zhàn)士們愿意共同分享戰(zhàn)爭物資、一起奮勇殺敵的事情,表現(xiàn)了冷兵器時代秦地戰(zhàn)士們同仇敵愾、保家衛(wèi)國的堅強意志和積極情懷,展現(xiàn)了秦兵的剛毅、團結(jié)精神。西周后期,犬戎頻繁侵擾,周幽王被犬戎殺害,此后周室諸侯都以犬戎為敵,秦襄公曾護送周平王東遷,并受命攻打犬戎,這篇作品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產(chǎn)生的。清人陳震《讀詩識小錄》評價這篇:“起筆奇崛,意在筆先,二句只如一句。收筆雄勁,辭以氣行,三句只如一句。實則上呼下應(yīng),五句一氣卷舒也?!度倨分袃H見。”指出了這篇作品一氣貫通,運筆雄健流暢的特點。首章“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是久經(jīng)傳頌的名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