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注17。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注18。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注19
暫伴月將影注20,行樂須及春注21。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注22。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注23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注24
評析
原詩共四首,第一首流傳最廣。本詩約作于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在長安官場失意之時。因為被孤立、無相親,所以邀月共酌,隨影同歡。這就是李白,這才是李白。
有的注家認(rèn)為,詩人看似自得其樂,內(nèi)里卻極度凄涼。凄涼不屬于李白,他是陽光的孩童,心有煩惱,卻與苦痛無緣,身感冷落,卻不孤苦自憐。也有注家尋跡于寫“影”的前代詩人,認(rèn)為陶淵明以“形影神”為題作詩,李白或許用到了陶的創(chuàng)意。而細(xì)讀陶詩《形影神三首》便可知,詩人其實是以詩的形式表達(dá)自己的人生哲學(xué),即人生短暫,不如自然之永久;長生求仙之術(shù)荒誕無稽;立善留名方可精神永恒。陶詩里的“影”是抽象了的具有哲學(xué)意味的影,浸透著詩人嚴(yán)肅的理性思考。而李白詩中的“影”是感性之影,是狂蕩不被束縛之影,是醉意中自我嘲弄之影。如果不是這樣的“影”,本詩便失去了它應(yīng)有的精神、想象和趣味。
李白有仙才,有胸襟,有傲氣。懷才不遇要放歌,寂寞苦悶可遣排,所以才能釋放而不凝重。這首詩充分表現(xiàn)了他的性格。千百年來,若有一個形象在人們心中一想起就能會心一笑的,很可能就是邀月共酌、與影同歡的李白。
注釋
注17 相親:知心的人。
注18 三人:指詩人、明月和詩人月下身影。
注19 月亮哪里曉得飲酒的快樂。影子只知道跟隨我的身體。
注20 將:和。那就暫時與月亮和我的影子相伴吧。
注21 及春:趁著大好春光。
注22 零亂:詩人舞動的時候,影子躍動、變化的樣子。
注23 醒著的時候交相歡樂,醉了之后詩人和月亮都各自散去。
注24 無情:忘情。相期:相約。邈:遙遠(yuǎn)的。云漢:天河。詩人愿與月亮永結(jié)忘情之好,相約于遙遠(yuǎn)的天河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