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墨齋
“齋”,字典上的解釋,是指書房或?qū)W舍,也可指寺廟道觀里的素食,但實際上早己用于商店招牌,如食品和文化用品業(yè)。這里的“齋”,指的只是一個虛擬的書齋,這書齋里有兩兄弟,因有個共同愛好,便以兄弟共墨的意思取齋名、印信箋,以便與人交流。前者流傳下來的,是一些印譜;后者只余一種古色古香的木板印老式箋紙,上印三個大紅字“宜弟兄”。
從印譜可知,這兩兄弟的愛好是收集古印章,這也是舊時文人最普遍的愛好。金石書畫中的、金石類里的印章收藏,這在舊時比較冷門,伯曾祖和曾祖年輕時都有功名(如拔貢、優(yōu)貢),可能生活條件比一般人好,也就有條件玩這些收藏。不過清代帝王,尤其乾隆,盡收天下珍稀書畫寶,入他的“三希堂”,其他人頂多就只能拾其唾余而己,這也是集冷門比較容易的原因吧。
印章的收藏工作似乎是以曾祖為主,收集的對象為漢以前的官、私璽印,帶鉤印等,收羅到一定程度,便要自己出印譜。那時沒有現(xiàn)在這么方便的制版印刷技術(shù),只能編排好后用手工一個個印上去,這種出版方式自然印不了多少本,大概只為同好間交流和保存用。文物都怕“水火刀兵”四大厄,現(xiàn)還加上“文革”,如家藏八卷本《共墨齋藏古璽印譜》就是在“文革”時遭劫的。所以到現(xiàn)在,就是手鈐本印譜也很稀罕了。
一九九一年,偶然見到上海書店影印出版的《共墨齋漢印譜》,且印數(shù)一千,大喜,購回一冊,想起李易安夫婦一生沉迷金石,然身處亂世,一再盡失所藏,雖欲傾家贖回,終不可得,才悟到藏品有聚必有散,不必太執(zhí)著,我能拜現(xiàn)代印刷術(shù)之賜,尋回一冊,也算得“楚人亡弓,楚人得之”了吧。能影印即還有原本存世。
這個影印本有韓天衡先生作的序,他是一位見多識廣的行家里手,印章收藏方面的知識豐富,本身也是治印專家,就他所述共墨齋的印譜,先后有四種:
一、工作起于同治中期,而于同治末年輯成的《印董》,又名《永明周氏岳色堂印董》,共收官、私印一百零七方。其時也有多人在從事同樣收藏。(同治一八六二至一八七四,共十三年)。
二、由鑾詒歷十年于一八八六年輯成《凈硯齋印錄》(又名《凈硯齋印譜》),收集先秦、兩漢、三國、東西晉及南北朝官、私印共四百九十二方,再加上銑詒藏印而成《共墨齋漢印譜》,共五百七十五印。
三、光緒庚寅(一八九年),輯成《苑》二冊,收古璽五百一十八方,以補漢印譜不足。
四、光諸癸巳(一八九三年),輯成《共墨齋藏古璽印譜》十冊本,共收印一千一百零七方。
宣兄弟
官?。黑w太子亟
別部司馬
這是從韓先生為上海書店版《共墨齋漢印譜》所寫序言中摘得。估計韓先生可能親見過這四種版本及其題跋,故對其成書年代及印章數(shù)都寫得很具體,至少也必另有根據(jù)。只是我愧為周氏后人,除有過一套八冊本《共墨齋藏古璽印譜》,又失于“文革”,其他都無緣得見,也無法確證,雖也可從網(wǎng)絡(luò)追溯,總憾不能眼見為實??磥磉@四種,實際是匯集成了十冊本的《共墨齋藏古璽印譜》,古印章收藏難度大,除因數(shù)量有限,還因真?zhèn)舞b定不易,但是可隨時拓印與同好交流,這是其他收藏所不及的。而且,印章易保存,不怕蟲傷鼠咬,也易轉(zhuǎn)讓。
印譜上的印章,我未見到過,只見父親有一小石章,刻的是動物,問父說是羊,因我生肖屬羊,便要了,然后在其另一端刻上我的名字,作為私章用。若是古印章,則佛頭著糞矣。
由印譜追溯也引申出兩個問題:一是共墨齋之前還有凈硯齋,是否因加入銑詒所藏印,合輯才改用共墨齋。除印章外,曾祖兄弟都工書法、詩詞,且頗有珍本圖書收藏,其藏書章為長條形,篆文“永明四進士坊共墨齋周氏兄弟藏書記”和“江津府君請俸所得銑詒受讀子孫世寶,“似乎說明不僅在印章上“共墨”,在藏書上也是無間的,只不過印章在鈐譜后仍可分彼此。曾祖出繼叔父,不論是在此前后,似都不應(yīng)影響他們兄弟共墨。而終于受影響,則是因曾祖的英年早逝,伯曾祖去北京料理善后,接回寡婦孤兒,安葬兄弟,還要完成印譜的輯印工作,這都是一八八五至一八八六年的事,可能他自己也有難念的經(jīng),又貪利,向弟婦要同僚贈金,雖為數(shù)不會很多,倒是鑾詒收藏的那近千方古印章值錢得多,都?xì)w他手,最遲在一八九三出完十冊本《共墨齋藏古璽印譜》后,也可變賣了(也有說是被他兒子賣了)。
另一問題是伯曾祖周銑詒,僅查得“字仲澤,號笠樵,石麟山人,官內(nèi)閣中書,工書法”。內(nèi)閣中書只是個抄抄寫寫的官,余均不知。伯高祖在長沙置產(chǎn),傳說是在梨市一帶,子孫似未能保住。這也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