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倒打抓髻”

云鄉(xiāng)漫錄 作者:鄧云鄉(xiāng) 著


“倒打抓髻”

“高髻云盤宮樣妝”、“匆匆梳個拋家髻”……古詩中這樣的句子不知有多少。我想大概古往今來,走遍全世界,變化最多的,莫過于婦女的梳妝打扮了。單是一頭秀發(fā),就不知變出多少花樣,遠(yuǎn)古不說,就說本世紀(jì)吧,如有人注意研究,也夠考證一番的。我晨間靠在枕上,讀《俞平伯書信集》,讀到老師寫給潤民學(xué)長的一封信,忽然想到這個問題,這又如何聯(lián)系得起來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這話還得遠(yuǎn)兜遠(yuǎn)轉(zhuǎn),從古老的五十三年前說起。那年暑假,我從北京回到一座小縣城,到姐姐家去度假,小縣城沒有什么娛樂,在城外關(guān)廂有唱戲的,但要進(jìn)出有日寇站崗的城門,所以不去,只在城里幾條小街上找親戚家少年朋友玩,一天出去和一兩個朋友經(jīng)過一個廟門口,一位賣唱的盲人正在撥弄弦子等生意,周圍還有三五閑人,但他們一年到頭在一起,無錢給盲人,盲人自然不會唱。我們走過,有認(rèn)識我那朋友的,便為盲人兜生意,慫恿點盲人唱兩支曲子,朋友面子好看,又閑逛無事,便欣然同意,點盲人唱曲,我們便坐在廟門口高臺階上聽起來,十分悠閑瀟灑,盲人便調(diào)理絲弦,很賣力地唱起來,一連唱了三支。盲人記憶力特好,每支都幾十句,一口氣唱下來,也真如珠走玉盤,節(jié)奏可聽,唱到詼諧或情愛、性愛之處,繪聲繪影,極為細(xì)致,不過正如放翁詩:“斜陽古道趙家莊,負(fù)鼓盲翁正作場……”聽者一時哈哈大笑,朋友付了錢,盲翁一謝再謝,便走散了。半個世紀(jì)彈指過去,盲翁唱些什么,也早忘光了,卻奇怪地留下幾句描繪一位姑娘打扮的唱詞在記憶中:

月白褂子藍(lán)生生,倒打抓髻紅頭繩,兩個眼睛水泠泠,走一步來愛死人……

什么叫“倒打抓髻紅頭繩”呢?“抓髻”我懂,把頭發(fā)梳順,把發(fā)根用頭繩扎緊。然后把頭發(fā)一折、兩折、三折……折成三四寸長,中間用頭繩扎起,頭繩很長,中間要纏一寸多長一段,這是早年北方山鄉(xiāng)未出嫁姑娘的打扮,同梳辮子一樣。如果出嫁后,就改梳圓頭,即所謂的“纂”了。抓髻緊貼腦后,中間扎頭繩處細(xì),兩頭或圓或方均較粗,如舊時銀錠形。而怎么叫“倒打抓髻”呢?難道是扎成上頭大、下頭小的樣子吧?多少年我一直不理解。

幾十年過去了,八十年代初,我在北京去缸瓦市著名史學(xué)家鄧文如教授家,老先生早去世了,只老夫人和哲嗣鄧珂學(xué)兄在家,有幸觀賞文如先生收藏的舊照片。忽然看到一張庚子時“紅燈照”照片,啊,我眼睛忽然一亮,這不就是“倒打抓髻”嗎?

這是一張四寸獨立女子照片,十四五歲姑娘,兩只很小的纏過的小足,一只直立著,另一條腿微翹著,一手扶著照相館的假山石,另一手還扶著一把寶劍,這位義和拳的女戰(zhàn)士,很有幾分英姿颯爽的樣子,最使我感興趣的是她那個抓髻,端端正正地梳在前腦門上,真是特別俏皮。這大概是庚子年間,也就是本世紀(jì)開始時北京、天津一帶小姑娘最摩登的發(fā)型。我看了這張照片,一下子明白了原來所謂“倒打抓髻”就是抓髻不梳在腦后,而是梳在腦門上,此之所謂“倒”也,真是絕了。

不過這又與俞老《書信集》有什么關(guān)系呢?在俞老寫給潤民師兄的第六封信中,有“辛亥”憶舊雜詩,第三首云:

姊妹朝前髻子梳,帽兒新式廣詹舒。
同車過市人人笑,此事誰還記得無?

詩后有注道:“姊妹即大姊、二姊。那時婦女梳‘朝前頭’,兩姊又購得帽子,同乘黃包車過大馬路,路人皆笑。其后那帽子迄無人戴,‘朝前頭’亦不梳了。”(見《俞平伯書集集》三百七十二頁)注中所說“朝前頭”,不就是“紅燈照”姑娘梳在前腦門上的“倒打抓髻”嗎?因想這種發(fā)型,在本世紀(jì)初,在南北各地,大概都時興過把髻梳在前腦門上,由庚子到辛亥,十來年時間,民間風(fēng)俗也趨向新潮,“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訓(xùn)尚未破除,剪頭發(fā)尚未時興,而習(xí)慣梳在后腦的髻,卻把它梳在前面,這已經(jīng)時興了,這也可以說是當(dāng)時人的逆反心理吧。從歷史說,時代并不遠(yuǎn),只不過百年以內(nèi)事,而從個人的親眼目睹說,似乎已很遠(yuǎn)了,半個多世紀(jì)前我親耳聽盲人歌詞:“倒打抓髻紅頭繩”,就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留下疑問了。直到看了“紅燈照”小姑娘照片,才明白。讀了俞老的詩,才又得到證實??墒菤v史風(fēng)俗上,越是芝麻綠豆般的小事,越難以明確知曉了,心想如果都能親眼見到該多好呢?可惜辦不到。寫到此處,忽然想起邯鄲盧生祠的門聯(lián):

睡到二三更時,一切皆成為夢幻;
待到一百年后,無少長俱是古人。

俞先生與世紀(jì)同齡,如果活到今天,也只九十五歲,但在一九九〇年已經(jīng)作古人了。能活過九十已不易,況百年乎?現(xiàn)在親眼見到過“倒打抓髻”的人大概是沒有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