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風(fēng)
淇奧
《詩序》:《淇奧》,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聽其規(guī)諫,以禮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詩也。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瑟兮僩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
終不可諼兮。[1]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瑩,
會(huì)弁如星。瑟兮僩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
終不可諼兮。[2]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
有匪君子,如金如錫,
如圭如璧。寬兮綽兮,
猗重較兮。善戲謔兮,
不為虐兮。[3]
朱熹云:按《國(guó)語》:武公年九十有五,猶箴儆于國(guó),曰:“自卿以下,至于師長(zhǎng)士,茍?jiān)诔撸瑹o謂我老耄而舍我,必恪恭于朝以交戒我?!彼熳鳌盾步渲姟芬宰跃顿e之初筵》亦武公悔過之作。則其有文章,而能聽規(guī)諫,以禮自防也,可知矣。衛(wèi)之他君,蓋無足以及此者。故《序》以此詩為美武公,而今從之也。
[1] 興也。淇,水名。奧,隈也。綠,色也。淇上多竹,漢世猶然,所謂淇園之竹是也。猗猗,始生柔弱而美盛也。匪、斐通,文章著見之貌也。君子,指武公也。治骨角者,既切以刀斧,而復(fù)磋以鑢錫;治玉石者,既琢以槌鑿,而復(fù)磨以沙石。言其德之修飭有進(jìn)而無已也。瑟,矜莊貌。僩,威嚴(yán)貌。咺,宣著貌。諼,忘也。衛(wèi)人美武公之德,而以綠竹始生之美盛,興其學(xué)問自修之進(jìn)益也?!洞髮W(xué)傳》曰:“如切如磋者,道學(xué)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咺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2] 興也。青青,堅(jiān)剛茂盛之貌。充耳,瑱也?,L瑩,美石也。天子玉瑱,諸侯以石。會(huì),縫也。弁,皮弁也。以玉飾皮弁之縫中,如星之明也。以竹之堅(jiān)剛茂盛,興其服飾之尊嚴(yán),而見其德之稱也。
[3] 興也。簀,棧也。竹之密比似之,則盛之至也。金、錫,言其鍛煉之精純。圭、璧,言其生質(zhì)之溫潤(rùn)。寬,宏裕也。綽,開大也。猗,嘆辭也。重較,卿士之車也。較兩輢上出軾者,謂車兩傍也。善戲謔不為虐者,言其樂易而有節(jié)也。以竹之至盛,興其德之成就,而又言其寬廣而自如,和易而中節(jié)也。蓋寬綽無斂束之意,戲謔非莊厲之時(shí),皆常情所忽,而易致過差之地也。然猶可觀,而必有節(jié)焉,則其動(dòng)容周旋之間,無適而非禮,亦可見矣。《禮》曰:“張而不弛,文武不能也;弛而不張,文武不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贝酥^也。
考槃
《詩序》:《考槃》,刺莊公也。不能繼先公之業(yè),使賢者退而窮處。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
獨(dú)寐寤言,永矢弗諼。[1]
考槃在阿,碩人之薖。
獨(dú)寐寤歌,永矢弗過。[2]
考槃在陸,碩人之軸。
獨(dú)寐寤宿,永矢弗告。[3]
[1] 賦也。考,成也。槃,盤桓之意。言成其隱處之室也。陳氏曰:“考,扣也。槃,器名。蓋扣之以節(jié)歌,如鼓盆拊缶之為樂也?!倍f未知孰是。山夾水曰澗。碩,大。寬,廣。永,長(zhǎng)。矢,誓。諼,忘也。詩人美賢者隱處澗谷之間,而碩大寬廣,無戚戚之意,雖獨(dú)寐而寤言,猶自誓其不忘此樂也。
[2] 賦也。曲陵曰阿。薖,義未詳,或云亦寬大之意也。永矢弗過,自誓所愿不逾于此,若將終身之意也。
[3] 賦也。高平曰陸。軸,盤桓不行之意。寤宿,已覺而猶臥也。弗告者,不以此樂告人也。
碩人
《詩序》:《碩人》,閔莊姜也。莊公惑于嬖妾,使驕上僭,莊姜賢而不答,終以無子,國(guó)人閔而憂之。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齊侯之子,衛(wèi)侯之妻。
東宮之妹,邢侯之姨,
譚公維私。[1]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2]
碩人敖敖,說于農(nóng)郊。
四牡有驕,朱幩鑣鑣,
翟茀以朝。大夫夙退,
無使君勞。[3]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鮪發(fā)發(fā),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
庶士有朅。[4]
[1] 賦也。碩人,指莊姜也。頎,長(zhǎng)貌。錦,文衣也。褧,襌也。錦衣而加褧焉,為其文之太著也。東宮,太子所居之宮,齊太子得臣也。系太子言之者,明與同母,言所生之貴也。女子后生曰妹。妻之姊妹曰姨。姊妹之夫曰私。邢侯、譚公皆莊姜姊妹之夫,互言之也。諸侯之女嫁于諸侯,則尊同,故歷言之。莊姜事見《邶風(fēng)》、《綠衣》等篇。《春秋傳》曰:“莊姜美而無子,衛(wèi)人為之賦《碩人》?!奔粗^此詩。而其首章極稱其族類之貴,以見其為正嫡小君,所宜親厚,而重嘆莊公之昏惑也。
[2] 賦也。茅之始生曰荑,言柔而白也。凝脂,脂寒而凝者,亦言白也。領(lǐng),頸也。蝤蠐,木蠱之白而長(zhǎng)者。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潔白而比次整齊也。螓,如蟬而小,其額廣而方正。蛾,蠶蛾也。其眉細(xì)而長(zhǎng)曲。倩,口輔之美也。盼,白黑分明也。此章言其容貌之美,猶前章之意也。
[3] 賦也。敖敖,長(zhǎng)貌。說,舍也。農(nóng)郊,近郊也。四牡,車之四馬。驕,壯貌。幩,鑣飾也。鑣者,馬銜外鐵,人君以朱纏之也。鑣鑣,盛也。翟,翟車也。夫人以翟羽飾車。茀,蔽也。婦人之車,前后設(shè)蔽。夙,早也。《玉藻》曰:“君日出而視朝,退適路寢聽政。使人視大夫,大夫退,然后適小寢釋服?!贝搜郧f姜自齊來嫁,舍止近郊,乘是車馬之盛,以入君之朝,國(guó)人樂得以為莊公之配,故謂諸大夫朝于君者宜早退,無使君勞于政事,不得與夫人相親,而嘆今之不然也。
[4] 賦也。河在齊西衛(wèi)東,北流入海。洋洋,盛大貌。活活,流貌。施,設(shè)也。罛,魚罟也。濊濊,罟入水聲也。,魚,似龍,黃色,銳頭,口在頷下,背上腹下皆有甲,大者千余斤。鮪,似而小,色青黑,發(fā)發(fā),盛貌。菼,薍也,亦謂之荻。揭揭,長(zhǎng)也。庶姜,謂侄娣。孽孽,盛飾也。庶士,謂媵臣。朅,武貌。言齊地廣饒,而夫人之來,士女佼好,禮儀盛備如此,亦首章之意也。
氓
《詩序》:《氓》,刺時(shí)也。宣公之時(shí),禮義消亡,淫風(fēng)大行,男女無別,遂相奔誘。華落色衰,復(fù)相棄背?;蚰死Ф曰冢瑔势溴?,故序其事以風(fēng)焉。美反正,刺淫泆也。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
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1]
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
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
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2]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3]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4]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5]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6]
[1] 賦也。氓,民也,蓋男子而不知其誰何之稱也。蚩蚩,無知之貌,蓋怨而鄙之也。布,幣。貿(mào),買也。貿(mào)絲,蓋初夏時(shí)也。頓丘,地名。愆,過也。將,愿也,請(qǐng)也。此淫婦為人所棄,而自敘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夫既與之謀而不遂往,又責(zé)所無以難其事,再為之約,以堅(jiān)其志,此其計(jì)亦狡矣。以御蚩蚩之氓,宜其有余,而不免于見棄。蓋一失其身,人所賤惡。始雖以欲而迷,后必有時(shí)而悟,是以無往而不困耳。士君子立身一敗,而萬事瓦裂者,何以異此?可不戒哉!
[2] 賦也。垝,毀。垣,墻也。復(fù)關(guān),男子之所居也。不敢顯言其人,故托言之耳。龜曰卜,蓍曰筮。體,兆卦之體也。賄,財(cái)。遷,徙也。與之期矣,故及期而乘垝垣以望之。既見之矣,于是問其卜筮所得卦兆之體,若無兇咎之言,則以爾之車來迎,當(dāng)以我之賄往遷也。
[3] 比而興也。沃若,潤(rùn)澤貌。鳩,鶻鳩也,似山雀而小,短尾,青黑色,多聲。葚,桑實(shí)也。鳩食多,則致醉。耽,相樂也。說,解也。言桑之潤(rùn)澤,以比己之容色光麗。然又念其不可恃此而從欲忘反,故遂戒鳩無食桑葚,以興下句戒女無與士耽也。士猶可說,而女不可說者,婦人被棄之后,深自愧悔之辭。主言婦人無外事,唯以貞信為節(jié),一失其正,則余無可觀爾。不可便謂士之耽惑實(shí)無所妨也。
[4] 比也。隕,落。徂,往也。湯湯,水盛貌。漸,漬也。帷裳,車飾,亦名童容,婦人之車則有之。爽,差。極,至也。言桑之黃落,以比己之容色凋謝。遂言自我往之爾家,而值爾之貧,于是見棄,復(fù)乘車而度水以歸。復(fù)自言其過不在此,而在彼也。
[5] 賦也,靡,不。夙,早。興,起也。咥,笑貌。言我三歲為婦,盡心竭力,不以室家之務(wù)為勞。早起夜臥,無有朝旦之暇。與爾始相謀約之言既遂,而爾遽以暴戾加我。兄弟見我之歸,不知其然,但咥然其笑而已。蓋淫奔從人,不為兄弟所齒,故其見棄而歸,亦不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歸咎哉?但自痛悼而已。
[6] 賦而興也。及,與也。泮,涯也,高下之判也??偨牵游丛S嫁則未笄,但結(jié)發(fā)為飾也。晏晏,和柔也。旦旦,明也。言我與女本期偕老,不知老而見棄如此,徒使我怨也。淇則有岸矣,隰則有泮矣,而我總角之時(shí),與爾宴樂言笑,成此信誓,曾不思其反復(fù)以至于此也。此則興也。既不思其反復(fù)而至此矣,則亦如之何哉?亦已而已矣?!秱鳌吩唬骸八计浣K也,思其復(fù)也?!彼计浞粗^也。
竹竿
《詩序》:《竹竿》,衛(wèi)女思?xì)w也。適異國(guó)而不見答,思而能以禮者也。
籊籊竹竿,以釣于淇。
豈不爾思?遠(yuǎn)莫致之。[1]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遠(yuǎn)兄弟父母。[2]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佩玉之儺。[3]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
駕言出游,以寫我憂。[4]
[1] 賦也。籊籊,長(zhǎng)而殺也。竹,衛(wèi)物。淇,衛(wèi)地也。衛(wèi)女嫁于諸侯,思?xì)w寧而不可得,故作此詩。言思以竹竿釣于淇水,而遠(yuǎn)不可至也。
[2] 賦也。泉源,即百泉也,在衛(wèi)之西北,而東南流入淇,故曰在左。淇在衛(wèi)之西南,而東流與泉源合,故曰在右。思二水之在衛(wèi),而自嘆其不如也。
[3] 賦也?,?,鮮白色。笑而見齒,其色瑳然,猶所謂粲然,皆笑也。儺,行有度也。承上章,言二水在衛(wèi),而自恨其不得笑語游戲于其間也。
[4] 賦也。滺滺,流貌。檜,木名,似柏。楫,所以行舟也。與《泉水》之卒章同意。
芄蘭
《詩序》:《芄蘭》,刺惠公也。驕而無禮,大夫刺之。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
雖則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1]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
雖則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2]
朱熹云:此詩不知所謂,不敢強(qiáng)解。
[1] 興也。芄蘭,草,一名蘿摩,蔓生,斷之有白汁,可啖。支、枝同。觿,錐也,以象骨為之,所以解結(jié),成人之佩,非童子之飾也。知,猶智也。言其才能不足以知于我也。容、遂,舒緩放肆之貌。悸,帶下垂之貌。
[2] 興也。韘,決也,以象骨為之,著右手大指,所以鉤弦體。鄭氏曰:沓也,即大射所謂朱極三是也。以朱韋為之,用以驅(qū)沓右手食指、將指、無名指也。甲,長(zhǎng)也。言其才能不足以長(zhǎng)于我也。
河廣
《詩序》:《河廣》,宋襄公母歸于衛(wèi),思而不止,故作是詩也。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誰謂宋遠(yuǎn)?跂予望之。[1]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誰謂宋遠(yuǎn)?曾不崇朝。[2]
朱熹云:范氏曰:夫人之不往,義也。天下豈有無母之人歟?有千乘之國(guó),而不得養(yǎng)其母,則人之不幸也。為襄公者,將若之何?生則致其孝,沒則盡其禮而已。衛(wèi)有婦人之詩,自共姜至于襄公之母,六人焉,皆止于禮義,而不敢過也。夫以衛(wèi)之政教淫僻,風(fēng)俗傷敗,然而女子乃有知禮而畏義如此者,則以先王之化,猶有存焉故也。
[1] 賦也。葦,蒹葭之屬。杭,度也。衛(wèi)在河北,宋在河南。宣姜之女為宋桓公夫人,生襄公而出歸于衛(wèi)。襄公即位,夫人思之,而義不可往。蓋嗣君承父之重,與祖為體,母出,與廟絕,不可以私反,故作此詩。言誰謂河廣乎?但以一葦加之,則可以渡矣。誰謂宋國(guó)遠(yuǎn)乎?但一跂足而望,則可以見矣。明非宋遠(yuǎn)而不可至也,乃義不可而不得往耳。
[2] 賦也。小船曰刀。不容刀,言小也。崇,終也。行不終朝而至,言近也。
伯兮
《詩序》:《伯兮》,刺時(shí)也。言君子行役,為王前驅(qū),過時(shí)而不反焉。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1]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
豈無膏沐?誰適為容?[2]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3]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4]
朱熹云:范氏曰:居而相離則思,期而不至則憂,此人之情也。文王之遣戍役,周公之勞歸士,皆敘其室家之情,男女之思以閔之,故其民悅而忘死。圣人能通天下之志,是以能成天下之務(wù)。兵者,毒民于死者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傷天地之和,召水旱之災(zāi),故圣王重之。如不得已而行,則告以歸期,念其勤勞,哀傷慘怛,不啻在己。是以治世之詩,則言其君上閔恤之情;亂世之詩,則錄其室家怨思之苦,以為人情不出乎此也。
[1] 賦也。伯,婦人目其夫之字也。朅,武貌。桀,才過人也。殳,長(zhǎng)丈二而無刃。婦人以夫久從征役而作是詩,言其君子之才之美如是,今方執(zhí)殳而為王前驅(qū)也。
[2] 賦也。蓬,草名,其華似柳絮,聚而飛,如亂發(fā)也。膏,所以澤發(fā)者。沐,滌首去垢也。適,主也。言我發(fā)亂如此,非無膏沐可以為容,所以不為者,君子行役,無所主而為之故也?!秱鳌吩唬号疄檎f己容。
[3] 比也。其者,冀其將然之辭。冀其將雨而杲然日出,以比望其君子之歸而不歸也。是以不堪憂思之苦,而寧甘心于首疾也。
[4] 賦也。諼,忘也。諼草合歡,食之令人忘憂者。背,北堂也。痗,病也。言焉得忘憂之草,樹之于北堂,以忘吾憂乎?然終不忍忘也。是以寧不求此草,而但愿言思伯,雖至于心痗,而不辭爾。心痗,則其病益深,非特首疾而已也。
有狐
《詩序》:《有狐》,刺時(shí)也。衛(wèi)之男女失時(shí),喪其妃耦焉。古者國(guó)有兇荒,則殺禮而多婚,會(huì)男女之無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
有狐綏綏,在彼淇梁。
心之憂矣,之子無裳![1]
有狐綏綏,在彼淇厲。
心之憂矣,之子無帶![2]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cè)。
心之憂矣,之子無服![3]
[1] 比也。狐者,妖媚之獸。綏綏,獨(dú)行求匹之貌。石絕水曰梁。在梁則可以裳矣。國(guó)亂民散,喪其妃耦,有寡婦見鰥夫而欲嫁之,故托言有狐獨(dú)行而憂其無裳也。
[2] 比也。厲,深水可厲處也。帶,所以申束衣也。在厲則可以帶矣。
[3] 比也。濟(jì)乎水,則可以服矣。
木瓜
《詩序》:《木瓜》,美齊桓公也。衛(wèi)國(guó)有狄人之?dāng)?,出處于漕,齊桓公救而封之,遺之車馬器服焉。衛(wèi)人思之,欲厚報(bào)之,而作是詩也。
投我以木瓜,報(bào)之以瓊琚。
匪報(bào)也,永以為好也。[1]
投我以木桃,報(bào)之以瓊瑤。
匪報(bào)也,永以為好也。[2]
投我以木李,報(bào)之以瓊玖。
匪報(bào)也,永以為好也。[3]
[1] 比也。木瓜,楙木也,實(shí)如小瓜,酢可食。瓊,玉之美者。琚,佩玉名。言人有贈(zèng)我以微物,我當(dāng)報(bào)之以重寶,而猶未足以為報(bào)也,但欲其長(zhǎng)以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贈(zèng)答之詞,如《靜女》之類。
[2] 比也?,帲烙褚?。
[3] 比也。玖,亦玉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