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瓜做的醬

饞是一枝花:優(yōu)質(zhì)吃貨的修行札記 作者:菜饃雙全 著


西瓜做的醬

吾鄉(xiāng)魯西南盛產(chǎn)西瓜,多余的西瓜吃不了,干嗎?

做醬啊。

每年炎夏,村里的人們便開始忙著做西瓜醬。揀個頭大的西瓜,削去外面的硬皮,將西瓜剖開,切成滾刀塊,和事先準備好的霉變后長了綠毛的大豆一起放缸里,加鹽、花椒、八角等調(diào)料,然后赤膊,將雙手伸進缸里,進行深度攪拌。

密封起來,放太陽底下曬,發(fā)酵,然后靜靜地等它成為美味。

待到初秋,醬成,掀開缸蓋,家家院子里都飄著西瓜醬的香氣。那香氣清新好聞,與秋天的空氣一樣,叫人著迷。

主婦做出得意的醬,不免東家送一碗,西家送一碗,只待別人講一句“不錯”,便笑吟吟地甜到心里了。

多數(shù)人家做一大缸,就可以吃到冬天;有貪吃這口的人家做兩三缸,卻也百吃不厭。

西瓜醬是百搭菜,任何時候都可以吃。喝粥就它,保證你多喝兩碗;吃饅頭時就它,保證你多吃兩個;哪怕是搭配水餃,也不覺突兀。西瓜醬最佳的食用場景,還屬吃著山東壯碩筋道的大饅頭,喝著清香軟糯的小米粥,再來一口清新可口的西瓜醬,美了美了,簡直飛上天!

在我記憶里,西瓜醬并非傳統(tǒng)咸菜,直到90年代中期才風靡一時,始作俑者已無從可考,只能說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jié)晶。其簡單易行,所用材料又極為普通,無非是費點時間和手工,故而大受歡迎。

西瓜是甜的,卻反其道而行,讓它變成醬菜,將逆向思維運用于食物,常有出乎意料的效果。此前,一向認為故鄉(xiāng)人民傳統(tǒng)守舊,但西瓜醬用有力的事實證明,這不過是我的偏見而已。西瓜醬給我的啟示是,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重要的是要打破思維定勢,此路不通,何不換一個方向試試?

這一道不起眼的小菜,幾年之內(nèi),便在魯西南大地流行開來,散播到千家萬戶,成為餐桌必備,說到底,原因只有一個:好吃。

西瓜醬且不像一般的咸菜那么咸。西瓜的甜,中和了醬的咸,中間又浸透了豆香,再加上汁水特別豐盈飽滿,會叫人越吃越上癮。它實在算醬菜里的另類,平淡生活中的美味。

后來,《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部冷不丁地提到了鄆城的西瓜醬奶奶,這一樸素的醬制品便借此傳播開來,逐漸為全國人民熟知。這集《舌尖上的中國》吸引我的,不只是西瓜醬,還有做醬的72歲的孫蘭英,她樸實、自然、恬淡,認認真真地過著日子,帶著孫子,不讓在外的兒女有絲毫擔心……她說話的樣子、做醬的姿態(tài)、眼里的柔情,像極了童年記憶里的姥姥和奶奶,像極了魯西南的許多老婆婆——她們勤勞儉樸,樂觀坦然,活得明白又知足,一味付出,從不索取,以瘦弱的肩看護著小家。那一缸用心做出的美味西瓜醬,便是她們愛家的明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