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召南

詩經(jīng)(全2冊) 作者:王秀梅 譯


召南

召,地名,在岐山之陽。武王得天下,封姬奭于召地(即今陜西岐山縣西南),稱召公或召伯。成王時(shí),召公與周公分陜而治,自陜而西,召公主之,自陜而東,周公主之。召南,就是指自陜以西的南方諸侯國之地。《召南》之詩,大多產(chǎn)生于此地?,F(xiàn)存十四篇,也多為婚姻嫁娶、思婦征夫、勞動(dòng)打獵等內(nèi)容。

鵲巢

【題解】

這是一首祝賀貴族女子出嫁的歌。詩人看見鳩居鵲巢,聯(lián)想到女子出嫁住進(jìn)男家,就以此作比。全詩三章,每章只更換兩個(gè)字,就把姑娘出嫁時(shí)的盛況描繪了出來。后來據(jù)此詩出現(xiàn)了“鵲巢鳩據(jù)”、“鵲巢鳩居”、“鳩居鵲巢”的成語,本意指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又引申為強(qiáng)占別人家園或位置。有人據(jù)引申意,將此詩解為棄婦寫其前夫迎娶新婦的哀怨詩。我們看看詩中的熱烈氣氛,哪有半點(diǎn)哀怨的情緒呢!《毛詩序》說:“《鵲巢》,夫人之德也。國君積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鸤鳩,乃可以配焉?!笔钦f國君有了爵位,夫人居于后宮?!对娦颉方舛现?,多以君王和后妃為說,有的為曲解,宜仔細(xì)斟酌。

維鵲有巢(1),喜鵲在樹上把窩搭,

維鳩居之(2)。八哥鳥兒前來住它家。

之子于歸,這位姑娘要出嫁,

百兩御之(3)。百輛車子前來迎接她。

【注釋】

(1)維:語助詞。鵲:喜鵲,善于筑巢。

(2)鳩:尸鳩,俗稱八哥。李時(shí)珍在《本草綱目》中有“八哥居鵲巢”的說法。一說為布谷鳥。

(3)百兩:即“百輛”,言車多。御:陪侍。一說迎,即指迎親的車輛。

維鵲有巢,喜鵲在樹上把窩搭,

維鳩方之(1)。八哥鳥兒前來同住下。

之子于歸,這位姑娘要出嫁,

百兩將之(2)。百輛車子前來護(hù)衛(wèi)她。

【注釋】

(1)方:占有?!睹珎鳌罚骸胺?,有之也?!?/p>

(2)將:護(hù)衛(wèi),保衛(wèi)。

維鵲有巢,喜鵲在樹上把窩搭,

維鳩盈之(1)。八哥鳥兒前來住滿它。

之子于歸,這位姑娘要出嫁,

百兩成之(2)。百輛車子迎來成婚啦。

【注釋】

(1)盈:充滿。

(2)成:完成。指完成婚禮。

采蘩

【題解】

關(guān)于這首詩的主題,古代有兩種說法:一說采蘩為了祭祀,一說為了養(yǎng)蠶。我們認(rèn)為這是一首寫蠶婦為公侯養(yǎng)蠶的詩。蠶婦是什么人呢?一種認(rèn)為是普通的勞動(dòng)?jì)D女或?qū)m女,一種認(rèn)為是貴族婦女?!睹娦颉氛f:“《采蘩》,夫人不失職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則不失職矣?!薄多嵐{》:“奉祭祀者,采蘩之事也。不失職者,夙夜在公也?!狈接駶櫿J(rèn)為,這是三宮夫人和世婦率仆婦、蠶婦到公侯蠶宮養(yǎng)蠶的事。他說:“蠶事方興之始,三宮夫人、世婦皆入于室,其仆婦眾多,蠶婦尤盛,僮僮然朝夕往來以供蠶事,不辨其人,但見首飾之招搖往還而已。蠶事既卒而后,三宮夫人、世婦又皆各言還歸,其仆婦眾多,蠶婦亦盛,祁祁然舒容緩步,徐徐而歸。亦不辨其人,但見首飾之簇?fù)砣缭贫选4诵Q事始終景象如是?!笨蓞?。

于以采蘩(1)?要采白蒿到何方?

于沼于沚(2)。在那池沼和水塘。

于以用之?采來白蒿做什么?

公侯之事(3)。是為公侯養(yǎng)蠶忙。

【注釋】

(1)于以:相當(dāng)“于何”,在什么地方。蘩(fán):白蒿。用來制養(yǎng)蠶的箔。朱熹《詩集傳》:“蘩可以生蠶?!?/p>

(2)沼(zhǎo):水池。沚(zhǐ):水塘。

(3)公侯之事:即公家之事,此指養(yǎng)蠶的事。

于以采蘩?要采白蒿到何方?

于澗之中(1)。山澗之中溪流旁。

于以用之?采來白蒿做什么?

公侯之宮(2)。送到公侯養(yǎng)蠶房。

【注釋】

(1)澗:山谷中的溪流。

(2)宮:蠶室。朱熹:“或曰:即《記》所謂公桑蠶室也?!?/p>

被之僮僮(1),蠶婦發(fā)髻高高挽,

夙夜在公(2)。日夜養(yǎng)蠶不得閑。

被之祁祁(3),晚上發(fā)髻已散亂,

薄言還歸(4)。急急忙忙往家趕。

【注釋】

(1)被:“髲(pí)”之借字,用假發(fā)作的頭飾。僮僮(tóng):光潔高聳的樣子。

(2)夙(sù)夜:早晚,言其勤苦。在公:在公侯那里做事。

(3)祁祁(qí):舒緩。此處指頭發(fā)散亂。

(4)薄言:急迫。言,同“焉”,語氣詞。

草蟲

【題解】

這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詩。她的丈夫出門在外久不歸,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由秋至春,歷時(shí)愈久,她的思念也越發(fā)深切??匆姴菹x鳴叫跳躍,秋天到了,丈夫還未歸來,憂心忡忡。春天來了,為了排遣憂思,她登上南山去采蕨、采薇,遐想如果這時(shí)能和丈夫相見,或丈夫突然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該是多么快樂啊。但現(xiàn)實(shí)是無情的,她的擔(dān)心、愁苦、憂思、焦慮也就綿綿無期了。

喓喓草蟲(1),蟈蟈喓喓草中鳴,

趯趯阜螽(2)。螞蚱蹦蹦地上跳。

未見君子,長久不見我夫君,

憂心忡忡(3)。我心憂愁又煩惱。

亦既見止(4),假如哪天看見他,

亦既覯止(5),假如能夠遇到他,

我心則降(6)。懸著的心兒才放下。

【注釋】

(1)喓喓(yāo):蟲鳴聲。草蟲:蟈蟈。此處當(dāng)泛指草中有翅類能鳴的昆蟲。

(2)趯趯(tì):跳躍的樣子。阜(fù)螽:即蚱蜢,蝗類昆蟲,其種類很多,大小體色也不相同。

(3)忡忡(chōng):心中憂愁不安的樣子。

(4)亦:若,如。既:已經(jīng)。止:語尾助詞,即“了”意。

(5)覯(gòu):見。

(6)降:放下,落下。

陟彼南山(1),登上高高南山頂,

言采其蕨(2)。采摘蕨菜嫩綠莖。

未見君子,長久不見我夫君,

憂心惙惙(3)。心中的愁苦怎能停。

亦既見止,假如哪天看見他,

亦既覯止,假如能夠遇到他,

我心則說(4)。內(nèi)心才能真高興。

【注釋】

(1)陟(zhì):登,升。

(2)蕨(jué):山中野菜,嫩莖可食。

(3)惙惙(chuò):憂愁不絕的樣子。

(4)說:同“悅”。

陟彼南山,登上高高南山頂,

言采其薇(1)。采摘薇菜嫩葉綠瑩瑩。

未見君子,長久不見我夫君,

我心傷悲。心中的悲傷一重重。

亦既見止,假如哪天看見他,

亦既覯止,假如能夠遇到他,

我心則夷(2)??嗤吹男膬翰牌届o。

【注釋】

(1)薇:一種野菜,古人常采以為食。

(2)夷:平,此指心情平靜。

【題解】

這是一首敘述少女祭祀祖先的詩。據(jù)《毛傳》記載:“古之將嫁女者,必先禮之于宗室,牲用魚,芼之以藻?!薄抖Y記·昏義》記載:“古者婦人先嫁三月,祖廟未毀,教于宗宮;祖廟既毀,教于宗室。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教成之祭,牲用魚,芼之以藻,所以成婦順也?!痹娭袛⑹龅木褪巧倥R出嫁前莊重嚴(yán)肅地準(zhǔn)備祭品和祭祀的情況,詳實(shí)地記載了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反映了當(dāng)時(shí)的風(fēng)俗禮尚。

于以采(1)?什么地方采草?

南澗之濱。就在南山溪流旁。

于以采藻(2)?什么地方采水藻?

于彼行潦(3)。就在那片洼地上。

【注釋】

(1)(pín):一種多年生水草,可食。

(2)藻:水草名。有兩種,皆可食。

(3)行潦(lǎo):雨后的積水坑。積水向低洼處流動(dòng),所以叫“行潦”,也叫“流潦”。

于以盛之(1)?采來藻用啥裝?

維筐及筥(2)。圓的筥和方的筐。

于以湘之(3)?用啥器具煮藻?

維锜及釜(4)。三腳锜和無足釜。

【注釋】

(1)盛(chéng):把東西裝入器具之內(nèi)。

(2)筐:竹編的方形竹器。筥(jǔ):圓形的竹器。

(3)湘:烹煮。

(4)锜(qí):三足鍋。釜(fǔ):無足的鍋。

于以奠之(1)?這些祭品擺何處?

宗室牖下(2)。祖宗廟里窗戶下。

誰其尸之(3)?這次誰來做主祭?

有齊季女(4)。恭敬虔誠待嫁女。

【注釋】

(1)奠:擺放祭品。

(2)宗室:宗廟,祭祀祖先的廟宇。牖(yǒu)下:窗前。

(3)尸:主持祭祀。

(4)有齊:恭敬的樣子。一說美好的樣子。或以為齊國。季女:少女。

甘棠

【題解】

這是一首懷念召伯,頌揚(yáng)召伯德政的詩。《毛詩序》說:“《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國?!闭俨?,姓姬名奭(shì),曾輔佐周武王滅商。因封在召地,故稱召伯或召公。相傳召伯南巡,曾在甘棠樹下斷獄,勸農(nóng)教稼,民享其利。后人每思其人而不得見,只見甘棠樹繁蔭茂葉,不覺睹樹思人,就寫了這首詩。通過對甘棠樹的贊美和愛護(hù),表達(dá)了他們對召伯的深切懷念。后來“召棠”就成為頌揚(yáng)官吏政績的典故。

蔽芾甘棠(1),甘棠樹茂密又高大,

勿翦勿伐(2),莫剪枝葉莫砍伐,

召伯所茇(3)。召伯曾露宿大樹下。

【注釋】

(1)蔽:可蔽風(fēng)日。芾(fèi):枝葉茂盛的樣子。甘棠:即棠梨,亦稱杜梨。

(2)勿:不要。翦(jiǎn):翦其枝葉。伐:砍伐,指伐其條干。

(3)召(shào)伯:指召公奭。茇(bá):原意為草舍,此指露宿。

蔽芾甘棠,甘棠樹茂密又高大,

勿翦勿敗(1),莫剪枝葉損傷它,

召伯所憩(2)。召伯曾休息大樹下。

【注釋】

(1)?。赫?,損傷。

(2)憩(qì):休息。

蔽芾甘棠,甘棠樹茂密又高大,

勿翦勿拜(1),莫要攀折枝條彎曲它,

召伯所說(2)。召伯曾歇息大樹下。

【注釋】

(1)拜:彎曲,攀折。

(2)說:通“稅”,停留,止宿。

行露

【題解】

這首詩是寫一位女子拒絕強(qiáng)迫婚姻的詩。一個(gè)已有室家的男子,想依仗官府的勢力強(qiáng)迫女子與其成婚,但女子絕不屈服,痛罵男子是雀、鼠之輩,干的是穿墻、破屋的勾當(dāng)。一說是男子拒絕女子強(qiáng)嫁的詩,此說見于方玉潤的《詩經(jīng)原始》,他說:“當(dāng)時(shí)必有勢家巨族,以女強(qiáng)妻貧士?;蚯耙言S字于人,中復(fù)自悔,另圖別嫁者。士既以禮自守,豈肯違制相從?則不免有速訟相迫之事,故作此詩以見志?!薄睹娦颉氛f:“《行露》,召伯聽訟也。衰亂之俗微,貞信之教興,強(qiáng)暴之男,不能侵陵貞女也。”說這是召伯審理的一個(gè)男子侵凌女子的案件。也符合詩意。

厭浥行露(1),道上露水濕漉漉,

豈不夙夜(2)?我豈不想早趕路?

謂行多露(3)。怎奈露水令人怵。

【注釋】

(1)厭浥(yì yì):水盛多,濕貌。行露:道路上的露水。行,道路。

(2)夙夜:早夜,指早起趕路。

(3)謂:畏懼,或以為“奈”,即無奈。

誰謂雀無角(1)!誰說鳥雀沒有嘴!

何以穿我屋(2)?何以啄穿我的屋?

誰謂女無家(3),誰說你從來沒有家,

何以速我獄(4)?為何與我把官司打?

雖速我獄,雖然和我把官司打,

室家不足(5)!我也不跟你成家!

【注釋】

(1)角:鳥喙。

(2)穿:穿破,穿透。

(3)女:汝,你。無家:沒有妻子。家,成家。

(4)速:召。獄:打官司。一說監(jiān)獄。

(5)室家:夫妻。此處指結(jié)婚。不足:不充足?;蛞詾槌墒壹业钠付Y不夠。

誰謂鼠無牙(1),誰說老鼠沒有粗大的牙,

何以穿我墉(2)?何以能穿透我的墻?

誰謂女無家,誰說你從來沒有家,

何以速我訟(3)?為何逼我上公堂?

雖速我訟,即使逼我上公堂,

亦不女從(4)!也決不嫁你這黑心郎!

【注釋】

(1)牙:粗壯的牙齒。

(2)墉(yōng):墻。

(3)訟:訴訟。

(4)女從:聽從你。

羔羊

【題解】

這首詩描寫大夫在退朝后,走出公門回家時(shí)悠閑自得的情狀。一說是諷刺官吏衣輕裘、食公食而無所事事的樣子。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曰:“齊說曰:‘羔羊皮革,君子朝服。輔政扶德,以合萬國?!n說曰:‘詩人賢仕為大夫者,言其德能稱,有潔白之性,屈柔之行,進(jìn)退有度數(shù)也?!币鉃榇嗽姺Q贊此官有潔白之德。

羔羊之皮(1),穿著羔皮縫制的皮袍,

素絲五(2)。白絲線交錯(cuò)縫得真巧。

退食自公(3),吃飽喝足走出公門,

委蛇委蛇(4)。悠哉悠哉自在逍遙。

【注釋】

(1)羔羊之皮:羔羊皮做的裘。

(2)素絲:白色的絲線。五:同“午”,交錯(cuò)的意思。(tuó):古時(shí)計(jì)算絲縷的單位。五絲為。此處為縫合之意。

(3)退食:在公家吃完飯回家。自公:從公門而出。一說“退食自公”是說退朝而食于家。

(4)委蛇(wēi yí):悠閑自得的樣子。

羔羊之革(1),穿著羔皮縫制的皮袍,

素絲五(2)。白絲線交錯(cuò)縫得真妙。

委蛇委蛇,悠哉悠哉心情舒暢,

自公退食。吃飽喝足回家真好。

【注釋】

(1)革:獸皮揉制去毛為革。

(2)(yù):縫。

羔羊之縫(1),穿著羔皮縫制的皮袍,

素絲五總(2)。白絲線交錯(cuò)縫得巧妙。

委蛇委蛇,悠哉悠哉逍遙自在,

退食自公。退出公門已吃得酒足飯飽。

【注釋】

(1)縫:本字應(yīng)為“”,同“皮”、“革”。

(2)總:古以八十根絲為“總”。此亦為縫合之意。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曰:也,也,總也,皆縫之之謂也?!?/p>

殷其雷

【題解】

這是一首感傷夫妻離別的詩。在雷聲隆隆,大雨即將傾盆而下時(shí),丈夫因公務(wù)在身必須離家,妻子無可奈何,只好讓丈夫離去。離別時(shí),妻子一再囑咐丈夫早點(diǎn)歸來,可見夫妻感情之深厚。詩以雷聲起興,好像也是實(shí)寫,雷聲從“山陽”至于“山側(cè)”、“山下”,那聲音越來越近,雨越來越緊,離別的時(shí)刻也越來越近。妻子一再“歸哉歸哉”的囑托,讓人心酸。這情景構(gòu)成了一幅“滿天風(fēng)雨滿天愁”的夫妻離別圖?!睹娦颉氛f:“《殷其雷》,勸以義也。召南之大夫遠(yuǎn)行從政,不遑寧處,其室家能閔其勤勞,勸以義也?!弊x詩中“歸哉歸哉”之聲,是希望歸來之意,哪有“勸以義”之意呢?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則認(rèn)為是民眾欲歸向文王之詩。他說:“當(dāng)時(shí)文王政令方新,天下聞聲向慕,有似雷發(fā)殷殷,群蟄啟戶。故詩人借以起興,而其振興起舞之意,則有不勝其來歸恐后之心焉?!彪m可備一說,但細(xì)讀此詩,很難贊同其說。

殷其雷(1),轟隆轟隆雷聲響,

在南山之陽(2)。在那南山陽坡上。

何斯違斯(3),為何這時(shí)離開家,

莫敢或遑(4)?不敢在家稍閑暇?

振振君子(5),我那老實(shí)的夫君,

歸哉歸哉(6)!去去趕快回家吧!

【注釋】

(1)殷:通“磤”,雷聲。其:襯詞,猶今歌曲中的“那個(gè)”,無意義?;蛞詾椤耙笃洹边B讀,“其”相當(dāng)于“然”,“殷其”即“殷然”。

(2)陽:山南。

(3)何:為何。斯:此,這里。違:離開。

(4)莫敢:不敢?;颍河小e兀嚎臻e,閑暇。

(5)振振:信厚、老實(shí)貌。一說勤奮貌。

(6)歸:回家。

殷其雷,轟隆轟隆雷聲響,

在南山之側(cè)(1)。在這南邊大山旁。

何斯違斯,為何這時(shí)離開家,

莫敢遑息(2)?不敢在家稍安暇?

振振君子,我那老實(shí)的夫君,

歸哉歸哉!去去趕快回家吧!

【注釋】

(1)側(cè):旁邊。

(2)息:止息。

殷其雷,轟隆轟隆雷聲響,

在南山之下。在這南山山腳下。

何斯違斯,為何這時(shí)離開家,

莫或遑處(1)?不敢在家度年華?

振振君子,我那老實(shí)的夫君,

歸哉歸哉!去去趕快回家吧!

【注釋】

(1)處:安居,指在家住下去。

摽有梅

【題解】

這是采摘梅子的姑娘唱的情歌。珍惜青春,追求愛情,是人類共同的美好感情。姑娘們看到梅子成熟紛紛落地的過程,聯(lián)想到自己青春易逝,還沒有找到理想的對象,就由梅子起興,唱出自己焦急的心聲,希望有人趕快來求婚。歌中對愛情的追求大膽而直白,詩風(fēng)清新而質(zhì)樸?!睹娦颉氛f:“《摽有梅》,男女及時(shí)也。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shí)也?!闭J(rèn)為講的是男女婚嫁之事,也接近詩意。但也有人認(rèn)為這是講為君求賢才的。

摽有梅(1),梅子熟了落紛紛,

其實(shí)七兮(2)。樹上還有六七成。

求我庶士(3),追求我的小伙子,

迨其吉兮(4)。且莫錯(cuò)過這良辰。

【注釋】

(1)摽(biào):落下。

(2)七:七成。此指樹上的梅子還有十分之七。

(3)庶士:眾多男子。

(4)迨(dài):及,趁著。吉:好時(shí)光。

摽有梅,梅子熟了落紛紛,

其實(shí)三兮。樹上還有二三成。

求我庶士,追求我的小伙子,

迨其今兮。趁著今天好時(shí)辰。

摽有梅,梅子熟了落紛紛,

頃筐塈之(1)。拿著筐兒來拾取。

求我庶士,追求我的小伙子,

迨其謂之(2)。等你開口來求婚。

【注釋】

(1)塈(jì):取。

(2)謂:告訴,約定。

小星

【題解】

這是一位下層小吏日夜當(dāng)差,疲于奔命,而自傷勞苦,自嘆命薄的怨歌。全詩僅有十句,但將主人公星夜趕路,為公事奔忙的情況,描繪得十分生動(dòng),有如一幅夜行圖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睹娦颉犯鶕?jù)“抱衾與裯”一句,解為“夫人無妒忌之行,惠及賤妾,進(jìn)御于君”,謬之甚也。

嘒彼小星(1),星兒小小閃微光,

三五在東(2)。三三五五在東方。

肅肅宵征(3),急急忙忙趕夜路,

夙夜在公(4)。早晚都為公事忙。

寔命不同(5)!這是命運(yùn)不一樣。

【注釋】

(1)嘒(huì):星光微小而明亮。

(2)三五:形容星星稀少。

(3)肅肅:急忙趕路的樣子。宵征:夜間走路。

(4)夙夜:早晚。公:公事。

(5)寔(shí):是,此。命:命運(yùn)。

嘒彼小星,星兒小小閃微光,

維參與昴(1)。參星昴星掛天上。

肅肅宵征,急急忙忙趕夜路,

抱衾與裯(2)。抱著被子和床帳。

寔命不猶(3)!別人命運(yùn)比我強(qiáng)。

【注釋】

(1)參(shēn)、昴(mǎo):二星宿名。

(2)衾(qīn):被子。裯(chóu):床帳。

(3)不猶:不如。

江有汜

【題解】

這是一位棄婦的哀怨詩。方玉潤說:“此必江漢商人遠(yuǎn)歸梓里,而棄其妾不以相從?!俗鞔嗽娨宰試@而自解耳?!保ā对娊?jīng)原始》)古代有一夫多妻制,商人在經(jīng)商的地方娶了妻或妾,當(dāng)他返回家鄉(xiāng)時(shí),卻遺棄了她而沒有帶回鄉(xiāng),棄婦因作此詩以自我安慰。

江有汜(1),江水浩蕩有支流,

之子歸(2),我的丈夫要回家走,

不我以(3)。不帶我回鄉(xiāng)把我丟。

不我以,不再與我相廝守,

其后也悔(4)!你的悔恨在后頭!

【注釋】

(1)江:長江。汜(sì):小水從大水分流出來,又入于大水叫“汜”。

(2)之子:這個(gè)人,指丈夫。歸:歸家,回鄉(xiāng)。

(3)以:與,相處,在一起。

(4)悔:悔恨。

江有渚(1),江水寬寬有小洲,

之子歸,我的丈夫要回家走,

不我與(2)。不再愛我把我丟。

不我與,不再與我相廝守。

其后也處(3)!你的傷心在后頭!

【注釋】

(1)渚:水中的小洲。

(2)與:同“以”。

(3)處:同“癙”(也作“鼠”),病的意思,這里指心病,即憂傷。

江有沱(1),江水滔滔有支流,

之子歸,我的丈夫要回家走,

不我過(2)。不再找我把我丟。

不我過,不再與我相廝守,

其嘯也歌(3)!你會(huì)因悔恨而痛哭!

【注釋】

(1)沱:長江的支流名稱?;蛞詾榕c“汜”同。

(2)過:到。與前文的“以”、“與”義同。

(3)嘯也歌:即“嘯歌”,因內(nèi)心痛苦而發(fā)出的且哭且訴悲聲。

野有死麕

【題解】

這是寫青年男女戀愛的詩。青年男子是位獵手,他把剛剛打到的一只獐子用白茅草包裹送給一位春心蕩漾的姑娘。姑娘接受了他的禮物,在親昵幽會(huì)時(shí),囑咐獵人:“請你慢慢別著忙,別碰圍裙莫慌張,別引狗兒叫汪汪?!贝嗽娪脭⑹龅氖址?,把青年男女的戀愛過程真實(shí)自然地表現(xiàn)出來,氣氛活潑自由,感情大膽熱烈。這說明在《詩經(jīng)》的時(shí)代,人們的愛情生活還是比較自由的。后世的理學(xué)家把這首詩解釋為女子反抗無禮的詩,就太牽強(qiáng)附會(huì)了。

野有死麕(1),打死小鹿在荒郊,

白茅包之。我用白茅把它包。

有女懷春,遇到少女春心動(dòng),

吉士誘之(2)。走上前來把話挑。

【注釋】

(1)麕(jūn):小獐子,鹿的一種。

(2)吉士:好青年,指打獵的男子。

林有樸樕(1),砍下小樹當(dāng)柴燒,

野有死鹿。打死小鹿在荒郊。

白茅純束(2),白茅包好當(dāng)禮物,

有女如玉。如玉姑娘請收好。

【注釋】

(1)樸樕(sù):小樹??勺鞑駸?。

(2)純(tún)束:捆綁。

“舒而脫脫兮(1)!“請你慢慢別著忙,

無感我?guī)溬?sup>(2)!別碰圍裙莫慌張,

無使尨也吠(3)!”別引狗兒叫汪汪?!?/p>

【注釋】

(1)舒而:慢慢地。脫脫(tuì):舒緩的樣子。

(2)感(hàn):通“撼”,動(dòng)。帨(shuì):女子系在腹前的圍裙。

(3)尨(máng):多毛而兇猛的狗。

何彼

【題解】

這是寫齊侯的女兒出嫁的詩,詩中極力贊美新娘的美貌和車輛服飾的奢華,似乎也隱含諷刺貴族王姬德色的不相稱。方玉潤說:“‘何彼矣’,是美其色之盛極也;‘曷不肅雍’,是疑其德之有未稱耳?!保ā对娊?jīng)原始》)

何彼(1)?怎么如此的濃艷漂亮?

唐棣之華(2)。像那盛開的唐棣花兒一樣。

曷不肅雍(3)?為何沒有雍容嚴(yán)肅的氣象?

王姬之車(4)。這是王姬出嫁坐的車輛。

【注釋】

(1)(nóng):濃艷、盛大貌。

(2)唐棣(dì):樹木名。陸機(jī)曰:唐棣,一名雀梅,亦名車下李,其花有白赤兩種,其實(shí)大如李,可食。華:花。

(3)曷不:何不。肅雍(yōng):嚴(yán)肅雍和。

(4)王姬:周王的女兒或?qū)O女稱王姬。

何彼矣?怎么如此的濃艷漂亮?

華如桃李(1)。像那桃李花開一樣芬芳。

平王之孫(2),車上坐著那平王高貴的外孫,

齊侯之子。是那齊侯的女兒要做新娘。

【注釋】

(1)華如桃李:如桃李之花,紅白艷麗。

(2)平王之孫:周平王的外孫女,仍指齊侯的女兒,即下文的“齊侯之子”,二者所指實(shí)為一人,是講這位出嫁姑娘的出身。

其釣維何(1)?漁人的釣竿用什么線系?

維絲伊緡(2)。絲線擰成的繩兒緊緊密密。

齊侯之子,車上坐著那齊侯高貴的公主,

平王之孫。是那平王的外孫多么美麗。

【注釋】

(1)釣:釣魚的工具。這里專指釣魚的線。比喻王侯貴族互聯(lián)婚姻,如絲之和。維:語助詞,有“為”的意思。

(2)維、伊:是。緡(mín):多條絲擰成的絲繩。

騶虞

【題解】

這是贊揚(yáng)在天子園囿中,為天子管理鳥獸的小官騶虞的。騶虞所管理的畜類繁盛,天子前來打獵,他很快就能驅(qū)趕出很多獸類,供他們狩獵。

彼茁者葭(1),從那繁茂的蘆葦叢,

壹發(fā)五豝(2)。趕出一群母野豬。

吁嗟乎騶虞(3)!哎呀真是天子的好獸官!

【注釋】

(1)茁(zhuó):草木茂盛貌。葭(ji?。禾J葦初生叫“葭”。

(2)壹:發(fā)語詞。發(fā):驅(qū)趕。五:指數(shù)目多,非實(shí)數(shù)。騶虞所管理的畜物繁盛,一驅(qū)趕就有很多豬出現(xiàn)。古代天子、諸侯打獵時(shí),先讓人把野獸驅(qū)趕到一個(gè)較小的地帶,以便射擊。豝(b?。耗敢柏i。

(3)騶(zōu)虞:為天子管理鳥獸的官。

彼茁者蓬(1),從那繁茂的蓬草叢,

壹發(fā)五(2)。趕出一窩小野豬。

吁嗟乎騶虞!哎呀真是天子的好獸官!

【注釋】

(1)蓬:草名。即蓬草,又稱蓬蒿。

(2)(zōng):小野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