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此詩著意,全為與李十二白同尋,全不為范十隱居。因思前篇痛恨東都,而以脫身為李侯賀,豈非先生深見李侯有才無識,將恐不免于世,故特惓惓再三致勉耶?讀先生全集,處處見其忠孝友愛之盛心,故于此詩,必不敢忽過也。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
贊李侯詩,分寸極明?!坝屑丫洹?,則不贊律詩,但贊絕句也。“似陰鏗”,則不贊七言,只贊五言也?!巴啤保瑒t雖有律與古詩,而其全篇不能盡佳也。此非文人相輕,蓋古人月旦之法如此。
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
“余亦”是承上語,而只以鄉(xiāng)里成句者,不欲以前輩自居也??此黄?wù)T后學(xué)心地,我嘗恨韓昌黎妄自尊大,視先生何啻天壤!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
眠何必共被?行何必攜手?此殆言己無日無夜不教侯作詩。讀他日“重與細論”之句,蓋先生之教之,不信然哉!〇以上先寫侯之能詩,及己之愛侯如此。以下方轉(zhuǎn)筆出題,云夫愛之,則不得不終教之。于是我心于侯更有進于學(xué)詩一事者?!案搿弊?,轉(zhuǎn)筆恁好。“想幽期”而“尋北郭”,然則非為北郭也,借北郭而為李侯丹頭也??丛娙诠P尖頭上,追出當(dāng)時神理來。
入門高興發(fā),侍立小童清。
落景聞寒杵,屯云對古城。
以上以下,皆是與李十二白同尋,只此四句,是范十隱居,然也是點化李侯要語。入門興發(fā),言新到人躁氣未除。侍立小童,言住山人威儀閑雅。只十字,便活畫出少年跳躑叫呼,天地何物,一旦驀然入有道室中,親見彼家奴婢如法,器缽無聲,而后流汗?jié)M背,幾至坐立不得,始喟然嘆人固不可以一日不學(xué)也。嗟乎,豈不晚哉!“落景”句,言流光迅速,人壽無幾。“屯云”句,言世事無常,頃刻變滅。凡四語,語語使李侯通身冷汗。
向來吟《橘頌》,誰欲討莼羹?反結(jié)。
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正結(jié)。
上四句既借范隱居作丹頭,活現(xiàn)點化,此更以四句嚴(yán)正決絕之。言向來若使早吟《橘頌》,有悟于“受命壹志”“獨立不遷”等語,則亦何至今日見秋風(fēng),思莼菜,我所本有,求而不得也哉?然則自今以后,便當(dāng)決意遠去,舍簪笏而滄海,一誤不可又誤也。〇“誰”字妙,言當(dāng)時我若不來,則今日何人要去?自笑自怨,戲謔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