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
(真情實事)
(獻給……)
一個青年好久好久前
就把克拉利莎愛上。
他博得了少女的一顆芳心:
心可是件最好的寶藏。
戴冠冕的神父等候著婚禮,
洪亮的鐘聲也已經(jīng)敲響。
突然間傳來了戰(zhàn)爭的喊叫,
旌旗已經(jīng)舉得高高:
祖國的好男兒踏上了馬鐙,
急忙上陣去響應號召!
卡爾馬爾滿懷著悲傷,
為告別年輕姑娘而來到。
“你起誓吧,你可,”他說道,
“永遠、永遠別背棄我!
如果不戴圣潔的愛的婚冠,
我美麗的姑娘啊,
就讓一場死亡的寒夢,
把我們覆蓋在黃泉!”
克拉利莎說出了她的誓言,
淚珠在她眼眶里顛滾,
在她那玫瑰色的芳唇上,
熊熊燃燒著離別的吻:
“這是我的最后的一吻——
我和你一起進地府和天庭!”
“好吧,永別了!你心疼我吧:
我的命運好慘好慘!”
卡爾馬爾跨上了戰(zhàn)馬,
飛馳而去,如旋風一般……
歲月匆匆……白雪鋪滿田野……
姑娘總是在哭泣和悲傷……
眼看冬天過去春又回,
太陽也恢復先前的熱情。
女人的愛一去不復返,
卡爾馬爾被忘得一干二凈!
因此另一個男人理應
得到她的美色和婚允。
新郎手挽手地領著新娘,
雙雙入席參加歡宴,
美酒咝咝作響,一杯杯
輪流敬到親朋跟前。
新婚的華筵愉快地喧鬧,
只有一位客人枯坐無言。
他頭上是戰(zhàn)斗中擊碎的頭盔,
臉藏在冷冰冰的鋼下面,
他肩上是件給撕爛了的外套,
還佩著一把生銹的利劍。
他直挺挺地一動不動地坐著,
人們誰也害怕與他交談……
“可愛的客人怎么不喝酒,”
克拉利莎突然問起他來,
“為什么他并沒有為破除沉默
把纏著嘴巴的繩線扯開?
他是誰?從哪里進我們家門?
如今可不可以讓我打聽?”
他發(fā)出的不是呻吟和嘆息,
而是一種奇妙的聲音,
他突然讓我們的新娘
不禁驚奇得膽戰(zhàn)心驚。
賓朋們同聲“哎呀”,——來客揭開
自己的臉,原來是個死人。
大家齊發(fā)抖,都不知所措,
新郎忘記了自己的劍。
“你是否還記得,”骷髏說,
“自己臨別時的誓言:
‘卡爾馬爾不會被我忘記,
我和你一起入棺材和升天!’
你的卡爾馬爾倒在了沙場,
在殊死的戰(zhàn)斗中捐軀。
姑娘,婚冠在咱倆的棺材里,
我曾對你忠誠不渝!……”
他用自己的手將她抱住,
從此兩人從地上消失。
據(jù)說就在那所房子里,
一年到頭有兩個鬼魂
(當月亮在群星間徘徊,
所有活人進入了夢境),
總像一股青煙似的出現(xiàn),
躑躅在空蕩蕩的房間!……
(1830―1831年?)
- 這首詩主要來自對德國“狂飆突進”時期詩人畢爾格的現(xiàn)代敘事詩《萊諾勒》的借鑒,但萊蒙托夫的詩節(jié)比畢爾格的詩節(jié)短兩行,并加入在民間文學中常見的一個死人出現(xiàn)在未婚妻的婚禮上的情節(jié)。有人(如艾亨鮑烏姆)認為此事與伊萬諾娃有關,有人(如安德羅尼科夫)則認為此詩是因洛普欣娜而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