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此心自在悠然

千古詩心一趣通 作者:王充閭 著


此心自在悠然

飲酒(其五)

陶潛[1]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詩,我喜歡得要命,很久以來,就想寫一篇關于這位超級詩人的隨筆??墒?,當我讀到朱光潛先生《詩論》中第十三章《陶淵明》之后,就再也沒有勇氣動筆了,那種心理狀態(tài),正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p>

朱先生的文章寫得實在漂亮,它使我領悟到:狀寫詩人、文學家,應該富有鮮活生命的質(zhì)感,“鳶飛魚躍”、靈心迸發(fā)的天趣,“素以為絢兮”的雋美。從這個意義上,我倒覺得運用陳寅恪先生“以詩證史”的方法,從詩中找到生命的軌跡,多沾一點詩的靈氣,可能是個有效的途徑。于是,我就找出了陶淵明的詩集,從頭到尾翻檢一過,最后選中了組詩《飲酒》中的第五首。

詩人在這里展示了向往歸復自然,追求悠然自在、不同流俗的完滿的生命形態(tài)的內(nèi)心世界,刻畫了運用魏晉玄學“得意忘象”之說,領悟“真意”的思維過程,富含哲思理趣。我想通過解剖這首最能反映其思想、胸襟、情趣,也最為膾炙人口的五言代表作,以收取“鼎嘗一臠”之效。

《晉書》本傳中,將陶淵明歸入“隱逸”一類。當是考慮到,他做官的時間很短,中間還丁憂(遭逢父母的喪事)兩年,實際不過四年。前后二十余年,一直在家鄉(xiāng)種地,過著“半耕半讀”的悠然自在的生活。詩人歸隱后,對社會時事頗多感慨,遂托酒寄言,直抒胸臆?!讹嬀啤方M詩序云:“余閑居寡歡,兼比(加上近來)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這首五言詩就是這么寫出來的。

全詩十句,可做三層解讀:

前四句為一層,詩人狀寫其擺脫塵俗煩擾后的感受,表現(xiàn)了鄙棄官場、不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宋代名儒朱熹說:“晉宋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陶淵明真?zhèn)€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晉宋人物?!痹娙藨嵤兰邓祝闹靖邼?,但他并沒有逃避現(xiàn)實,與世隔絕,而是“結廬在人境”,過著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不同之處在于,能夠做到無車馬之喧囂,保持沉寂虛靜。

那么,請問這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曰:不過是寄情高曠,“心遠地自偏”罷了。這里固然也有生活層面上的因素,對這熙熙攘攘的社會現(xiàn)實,特別是爭名逐利的官場,采取疏遠、隔絕的態(tài)度,自然門庭冷落、車馬絕跡;但詩人的著眼點還是精神層面上的,內(nèi)心對于人為物役、心為形役的社會生活軌道的脫離,對世俗價值觀的否定,放棄權力、地位、財富、榮譽的世俗追求。境靜源于心靜,源于一種心靈之隱,也就是詩人所標舉的“心遠”。這個“遠”,既是指空間距離,也是指時間距離,“凝心天海之外,用思元氣之前”。心若能“遠”,即使身居鬧市,亦不會為車馬之喧嘩、人事之紛擾所牽役,從而實現(xiàn)人的生命與自然的統(tǒng)一和諧。這番道理,如果直接寫出來,詩就變成論文了,詩人卻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如鹽在水,不著痕跡;平淡自然,渾然一體。難怪一向以“造語峻峭”著稱的王安石,也慨然贊嘆:“自有詩人以來,無此四句!”

中間四句為第二層,詩人狀寫其從田園生活與自然景色中所獲得的詩性體悟,實際上是“心遠地自偏”這種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的形象化表現(xiàn)與自然延伸。有了超邁常俗的精神境界,才會悠閑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一俯一仰,怡然自得?!坝迫弧倍钟玫煤苊?,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東坡居士有言:“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采菊之次,偶然見山,初不用意,而境與意會,故可喜也”。在這里,詩人、秋菊、南山、飛鳥,各得其樂,又融為一體,充滿了天然自得之趣。情境合一,物我合一,人與自然合一,詩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達到了物我兩忘的超然境界。

說到境界,我想到一位中學老師在講解馮友蘭先生《人生的境界》時的一段話。他舉例說,有些坊間俗本把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印成“悠然望南山”,失去了詩人的原意?!巴笔怯幸庾R的,而“見”是無意識的,自然地映入眼簾。用一個“望”字,人與自然之間成了欣賞與被欣賞的關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觀照的對象;而用一個“見”字,人與自然不是欣賞與被欣賞的關系,人在自然之中,與自然一體,我見南山悠然,料南山見我亦如此。與自然一體,也就與天地一體,與宇宙一體,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一個“見”字,寫出了人與自然,乃至與宇宙之間的一種和諧。聯(lián)系到陶淵明的另外兩句詩:“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這種“返”,覺解程度是很高的,是那些真正的無覺解或者很少覺解的鄉(xiāng)民所無法達到的。而這個“樊籠”,可能是指功利境界以至道德境界,陶潛已經(jīng)越過了這個境界。

這位老師從遣詞造句、細節(jié)刻畫方面,對于陶詩作了細致的解析,看了很受啟發(fā)。

就本詩的意蘊來說,尤見精微、深邃。當代學者王先霈指出:“陶淵明直接描寫的是面對秋景的愉悅,而其實是表達自己對于‘道’的體悟,用詩的方式說出自己某一次體道的過程和心得。他所說的‘心遠’,相當于《淮南子》講的‘氣志虛靜’、‘五藏定寧’,相當于《老子》說的‘守靜篤’,是‘體’的心理上的前提。至于采菊、見南山、見飛鳥,那并不是觀察,而是感應,從大自然的動和靜中產(chǎn)生心靈感應?!?/p>

最后兩句為第三層,是全詩的總結,講詩人從中悟出的自然與人生的真諦。而這“真意”究竟是什么,是對大自然的返璞歸真?是萬物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則?是對遠古理想社會的追慕與向往?是人生的真正價值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意趣?詩人并不挑明,留給讀者去思考,在他,則“欲辨已忘言”了。實際的意思是說,這一種真諦乃是生命的活潑潑的感受,邏輯的語言不足以體現(xiàn)它的微妙處與整體性。這樣,又把讀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意象上。寄興深長,托意高遠,蘊理雋永,耐人咀嚼。

《晉書》本傳中記載,他“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陶潛深受老莊思想影響,贊同“有生于無”、“大音希聲”、“無聲之中,獨聞和焉”的哲學觀念,認為“言不盡意”,應該“得意而忘言”?!肚f子·齊物論》中說:“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闭咽厦?,善于鼓琴。這段話按馮友蘭先生的解釋,是說:“無論多么大的管弦樂隊,總不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聲音全奏出來,總有些聲音被遺漏了。就奏出來的聲音說,這是有所成;就被遺漏的聲音說,這是有所虧。所以,一鼓琴就有成有虧,不鼓琴就無成無虧。作樂是要實現(xiàn)聲音,可是,因為要實現(xiàn)聲音,所以有些聲音被遺漏了,不實現(xiàn)聲音,聲音倒是能全?!闭f到這里,馮先生還舉出陶淵明屋里掛著無弦琴作為例證。

“心遠”與“真意”,為全詩的眼目、靈魂與意旨所在,堪稱全詩精神、意境、情調(diào)、理蘊的點睛之筆。清初詩評家吳淇在《六朝選詩定論》中指出:“‘心遠’為一篇之骨,‘真意’為一篇之髓?!贝_是不刊之論。

現(xiàn)代著名詩人梁宗岱說過,哲學詩最難成功,這是“因為智慧的節(jié)奏,不容易捉住,一不留神便流為干燥無味的教訓詩了。所以成功的哲學詩人不獨在中國難得,即在西洋也極少見?!彼J為,陶淵明也許是中國唯一十全成功的哲學詩人。

蘇東坡認為:“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p>

或問:又是飲酒,又是賞菊,又是鼓琴,那么,這位超群絕倫的大詩人是不是也讀書呢?當然。他早就說了:“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他讀的書很多,只不過方法有點特別:“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跡近于興趣主義。

關于他的思想,朱先生在《陶淵明》一文中,做過精彩的分析:他“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卻不是一個拘守系統(tǒng)的思想家或宗教信徒。他讀各家的書,和各種人物接觸,在于無形中受他們的影響,像蜂兒采花釀蜜,把所吸收來的不同的東西融會成他的整個心靈”。不過,朱先生說,“假如說他有意要做哪一家,我相信他的儒家的傾向比較大”。對此,我卻有點不同見解,倒是覺得他的同宗先賢晦庵先生(朱熹)所說的“靖節(jié)(陶淵明)見趣多是老子”,“旨出于老莊”,或者陳寅恪先生所言“淵明之為人,實外儒而內(nèi)道,舍釋迦則宗天師也”,可能更切合實際。

由此,又引出了一個新的話題。靖節(jié)先生從早年就疾病纏身,又兼嗜酒成性,長期身體衰弱,直到六十三歲死去(現(xiàn)代有著名學者考證,享年為五十一二歲)?;騿枺杭热凰^頂聰明,怎么就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健康,那么拼命地喝酒呢?言下不無憾怨之意??磥?,他并沒怎么把生命與身后聲名放在心上,他說:“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千秋萬歲后,誰知榮與辱”。他所秉持的生死觀是:“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隁馍⒑沃?,枯形寄空木?!彼f:“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彼懒司褪撬懒耍瑳]有什么好說的;身體朽腐之后,與土地山陵化成一體,回歸自然就是了。這種“一死生、齊彭殤”的觀念,如果認祖歸宗的話,與其說是“儒家的傾向”,毋寧說是《莊子》中話語的形象注解:“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者,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

他還有這樣幾句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說的是人歸化于自然,無須在天國中求得永恒,但求能夠自我超越與解脫,過著“情隨萬化遺”、委運任化、隨遇而安的生活——此生自在悠然,此心自在悠然。


[1] 陶潛(365—427),字淵明,世稱靖節(jié)先生。東晉偉大詩人。曾任江州祭酒、彭澤縣令等職,因不滿官場污濁,棄官歸隱。陶詩思想、藝術成就甚高,風格平淡自然,韻味雋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