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替一位老報人歷史添加一點注腳
王健壯
其實,我跟劉鑒銓先生至今只有一面之緣。
時間是2010年11月9日,地點在臺北市新舞臺,他是第二屆“星云真善美新聞傳播貢獻獎”海外地區(qū)得主,我是臺灣地區(qū)得主;我們兩人雖比鄰而坐,但因為彼此陌生,那天晚上我們之間僅僅禮貌性地寒暄了幾句。
在與劉先生初識前,他的名字我當然早就聽過;他的故事——一個馬來西亞華文媒體老報人的故事,我過去也略有所知。但當我看到蕭依釗寫的主旨是“I need your help”的那封e-mail時,我仍然猶豫了一會兒:為一本紀錄劉先生報人故事的書寫序言,可能太冒失了吧?我雖知其人其事,但終究與書中主角只有一面之緣,可能不太適合吧?但幾個小時后我回e-mail給依釗:“我雖然只跟劉先生在臺北見過一面,但能替一位華文媒體令人尊敬的老報人歷史添加一點注腳,我義不容辭?!?/p>
我對“報人”這兩個字、這樣一種角色,一向有解不開的情結(jié)。幾年前,我曾為香港《明報》副刊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舉目不見一個報人”,文中既感慨文人辦報的傳統(tǒng)已被商人辦報的現(xiàn)實所取代,也感慨新聞圈中已無人再以報人自期,許多人對市場規(guī)則妥協(xié),沒有人再以追逐影響力作為辦報的最高價值。我甚至很悲觀地做了一個預言:“期待另一個報人的誕生,確實就像期待彌賽亞降臨一樣,永遠只是個夢?!碑斈甑念A言,證諸臺灣今日媒體的動蕩起落變化,不幸果然成真。
但臺灣地區(qū)已經(jīng)消失的報人身影,卻出現(xiàn)在馬來西亞的土地上。蕭依釗曾說:“(20世紀)70—90年代,我們馬來西亞的新聞人都在仰望臺灣?!彼^仰望,就是仰而望之,有羨而慕之的意思,也有學而習之的味道;但夸張一點說,那個年代的臺灣媒體即使不是華文媒體的典范,起碼也是個模范生。
2010年12月下旬,我應依釗之邀與香港名嘴楊錦麟組成“港臺二人轉(zhuǎn)”去吉隆坡與檳城演講那幾天,我從《星洲日報》版面的字里行間,卻仿佛看見了70—90年代臺灣媒體的影子,依稀舊時影,讓人驀然又悵然。
馬來西亞華文媒體走過的路,坎坷一如早年臺灣媒體。劉鑒銓先生說馬來西亞新聞人頭上有“五把刀”,臺灣地區(qū)當年在“戒嚴”時期新聞人頭上的“刀”可能逾九把;劉先生警告年輕記者新聞線上有許多“地雷”,臺灣地區(qū)當年更不知有多少人因誤踩“地雷”而受害受難;劉先生那一代的馬來西亞華文新聞人曾經(jīng)歷1969年的“五一三事件”與1987年的“茅草行動”,臺灣地區(qū)媒體當年卷入的政治事件數(shù)不勝數(shù)。
馬來西亞媒體目前正走在新聞自由“多少”的路口。如果哪一天政治徹底松綁了媒體,頭頂上的“五把刀”消失了,腳底下的“地雷”也掃除了,馬來西亞新聞人也要像現(xiàn)在的臺灣地區(qū)的新聞人一樣,面臨著新聞自由“好壞”的考驗。劉鑒銓先生說“政治令人性的丑惡畢露”,“一半的真話也要說”,不僅表示他一生在爭取新聞自由的“有無”,也代表他對新聞自由“多少”的期待。
劉先生也許不喜歡被人以英雄視之,但新聞事業(yè)在本質(zhì)上從來就是英雄的事業(yè)。一部人類新聞史,或者說一部華人新聞史,都是英雄寫的歷史,記載的也都是英雄的故事;劉先生從山林之子一步步蛻變成報人,半個世紀的新聞生涯讓《星洲日報》一步步從小報變成大報,當然更是英雄寫歷史,他的故事也當然是英雄的故事。
報人之所以被稱為報人,就像reporter被稱為journalist一樣,都是角色價值的被肯定,證明他們有道德勇氣,也有進步意識。華人新聞史中“報老板”何其多,像劉先生那樣被人稱為“老總”的人也何其多,但報老板與老總能被當代人甚至后輩人定位為報人的卻寥若晨星;“即使是在最黑暗的年代,我們也有權(quán)去期待一種啟蒙,這個啟蒙或許并不來自理論和概念,而是更多地來自一種不確定的、閃爍而又經(jīng)常很微弱的光亮”,我一向很喜歡Hannah Arendt的這句話,也經(jīng)常用來形容我尊敬的一些新聞人:“他們是黑暗年代中不間斷地在閃爍的那些光亮,燭照當年,也引領(lǐng)后世?!?/p>
我雖與劉先生只有一面之緣,但就像他辦公室掛的高適寫的那首詩的那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我雖非劉先生知己,但識君久矣,能替他的故事添加一點注腳,并寫下Hannah Arendt那句話送給他,代表的是一位臺灣老記者向馬來西亞老報人的致敬。
青山不老,這是個隱喻,形容劉鑒銓先生,也形容他奉獻五十年的《星洲日報》:他們的歷史,“寫在馬來西亞的土地上”。
(王健壯是著名評論作家,曾任臺灣《“中國”時報》總編輯、社長,現(xiàn)任世新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