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步入文壇

偽滿時期文學資料整理與研究:研究卷·偽滿洲國的漢語作家和漢語文學 作者:(日)大久保明男


三 步入文壇

姜靈非本名姜維璽,靈非是他最常用的筆名。此外他還曾用過姜?。ㄖ袑W時期)、零非(主要用于小說)、倦鴻、未名(主要用于作家生涯晚期)、未明等。他出生在奉天,而祖籍是山東省黃縣。父親是個商人,清末與眾多山東移民一起遷徙到滿洲。靈非七歲的時候生母病故,同一年里五歲的弟弟也夭折了,此后作為獨子在父親的嚴格管教下長大。幼少時期與骨肉親人的生死離別,以及在缺乏母愛環(huán)境下的成長經(jīng)歷,在他日后的作品里都能找到受其影響的痕跡。

1922年,10歲的靈非就讀奉天第三高等小學。在校期間成績優(yōu)異,但因跟師生關(guān)系不融洽,畢業(yè)的前一年輟學。此后在私塾里學習中國古典文學,1929年春考入奉天的興泉中學。靈非的文學活動幾乎是從這里開始。在校學習期間,與日后成為知名作家的同班同學成弦(成雪竹),高鵬鵬(高曼俠),次年級同學金音(馬尋)等人創(chuàng)辦文學社南郊社,刊發(fā)同人雜志《南郊》。由此靈非與成弦、金音被時人稱為“興泉三杰”,深受注目。但同時在校中的文學活動也受到了學校當局的干涉,加上靈非個人忙于同人雜志的出版發(fā)行,疏忽了學業(yè),被勒令中途退學。此后,靈非轉(zhuǎn)入創(chuàng)立不久的奉天藝術(shù)專科學校,而兩周后“滿洲事變”爆發(fā),使他不得不再次中斷學業(yè)。1932年春天,靈非進入奉天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習,但不久他又一次告別了學校。

這些輾轉(zhuǎn)流離似乎在訴說靈非跟學校和學業(yè)的無緣。但作為一個青年作家,他開始為奉天當?shù)氐摹渡坦と請蟆贰缎旅裢韴蟆贰洞髞喒珗蟆返葓蠹堊珜懺姼韬投唐≌f等文學作品,展開了旺盛的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1933年3月,靈非跟成弦、金音等同人組建文學社冷霧社,借《東三省民報》的版面刊行文藝副刊《冷霧》,并持續(xù)在上面發(fā)表作品?!独潇F》一共刊發(fā)了一百期以上,除了刊登同人們的朦朧詩、象征詩等現(xiàn)代詩歌以外,傾心向讀者譯介日本文學和歐美文學,以及傳播聞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同時代中國詩人的作品。冷霧社與同時期成立的飄零社(有王秋螢、陳因、孟素、黃曼秋等同人),白光社(小松、楊雪屏、金展等),新社(出版副刊《蘿絲》。同人有楊蕭梅、碧波、皚莎等)并列被稱為“滿洲國”初期的“四大文學社”,是奠定日后“滿洲國”文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冷霧》停刊后,靈非一度結(jié)婚,與妻子王氏住在奉天的王家胡同,不久兩人離異。其后雖再婚,由于婚變等原因精神萎靡不振,三年多基本沒有發(fā)表作品。其間除了在《新青年》雜志做編輯外,其他蹤跡從資料中幾乎尋覓不到。

不僅是靈非一人,自1934年到1937年這三年期間對其他中國人作家來說,也是個文學活動的消沉期或停滯期。這一時期,蕭軍、蕭紅、羅烽、白朗等當時東北的知名作家相繼逃亡關(guān)內(nèi)。留下來的文學家以及一批新生的青年作家分散在各地,他們除了組織小規(guī)模的文學結(jié)社,依賴報紙的文藝副刊發(fā)表作品以外,其他的文學活動還處于一片蕭條的狀態(tà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