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如煙
如今,在大中城市里,住宅裝修頗為流行。錢多的,錢少的,新房子,老房子,競相裝修者甚眾。吾非經(jīng)濟界人士,未知裝修是否成了一個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看樣子反正很火就是了。
吃、穿、住、用乃人類的基本生活消費,是衡量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標(biāo)尺。擁有住房并能裝修得漂亮和舒適一點,是好事,說明改革開放這些年群眾的生活水平確有提高,無可非議。不過,我對此還是有些零星的思緒,想在這里扯幾句閑言。
咱們中國人多,啥事一鬧哄,都會呼呼地“刮風(fēng)”。裝修住房,似乎亦應(yīng)注意及此,不要一窩蜂,盲目攀比。裝修不裝修,裝修檔次高低,當(dāng)從各自的家情出發(fā),以不超過實際承受能力為限。外埠的行情我不了解,在北京,很普通的家庭裝修,得花兩三萬元,這對收入平平的工薪家庭來說,可不是個小數(shù)字。再說精力的付出,那就實在難以確計,總之是挺累挺熬人的。
日前我赴H城參加老同學(xué)聚會,聽說這樣一件事:在我曾經(jīng)任教的大學(xué)里有位先生,趕著給回國結(jié)婚的女兒裝修新居,由于過度疲勞和興奮,早年的心臟病復(fù)發(fā),房子剛裝修好,人卻猝然離去,喜劇引出悲劇。至于因裝修住房累出傷病來的更多,我周圍就有過幾例。由此可見,要把好事辦好而不辦壞,裝修住房務(wù)必掌握“量力而行”的原則——裝修之前要周密策劃,切戒力不能支的破費;進入操作過程要悠著點,慎勿火急火燎,拼死拼活,以致引發(fā)不測的后果,值不得。此其一。
其二,依我看,在整個家庭建設(shè)中,住房裝修只能算是屬于“硬件”的項目之一。家庭建設(shè),包括物質(zhì)與精神兩方面,即“硬件”與“軟件”。物質(zhì)“硬件”是基礎(chǔ),精神“軟件”是靈魂。輿論皆曰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卻又是一篇做不盡的大文章。其所謂“大”,內(nèi)容主要在“軟件”。我在一篇短文中說過:“家,必得有房子??;然而,房子不一定就是家。”“家,頂頂重要的是有愛情,有親情,有同這些情感血肉相連的甜酸苦辣等等。倘若沒有了這些,家就不存在了?!彼自捳f,“家貧和也好”,黃梅戲《天仙配》里有兩句唱詞,“寒窯雖破能遮風(fēng)雨,夫妻恩愛苦也甜”,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薄澳详栔T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今天的讀者看了它,有人或許認為這觀念太陳舊了,甚至譏之為文人的窮清高,而我則以為,這位古代賢哲重視家庭“軟件”的思想,顯示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蘊含的精華,值得后人好好體味。
柳如煙寓居京城二十五載,一直住著五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子。居室三間(實際是兩室一廳),四代同堂,疊床架屋,擁擠之狀可想而知。贍養(yǎng)人口多,人均收入低,溫飽雖無虞,但不敢動裝修住房之念。他日果入小康,房子要不要裝修一下,眼下還說不準(zhǔn)。即使裝修,也只圖簡潔、樸素、實用、方便,決不追求富麗鋪陳。或又畏其勞頓,干脆就不裝修。黎明即起,灑掃庭院,養(yǎng)幾盆花,采多點光,窗明幾凈足矣。我想,在我們這個大家庭里,頭等要緊的是把家庭關(guān)系處理好,飲食起居安排好,學(xué)習(xí)工作堅持好,一家老小健健康康、和和美美地過日子。能如此,也就甚感愜意了。
(此文略有刪節(jié))
199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