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頭、魚尾、魚骨頭
——海邊拾趣系列之六
在漁家吃魚,還有一條重要的忌諱切不可忘,就是在吃任何魚的時候,盤子里的魚上面的肉吃完了,不能隨便翻過來吃,要從底下慢慢地把下面的肉掏出來吃。據(jù)說,這是長年在大海風浪中捕撈的漁民們最重視的一種講究。
海邊人吃魚特別有趣,也特別有講頭。
前面說了,漁民們在海上捕魚的時候,船上吃飯一般是不吃魚肉的,大家都會把當天打上來的最大魚的魚頭和魚尾剁下來,放到鍋里后,順手從船邊上彎腰舀一瓢海水加到鍋里,什么作料也不加,就這樣把魚頭魚尾燉熟便吃。外地人不知道,這種吃法從何而來?按時下講究科學營養(yǎng)健康的角度,是吃魚頭補腦子。那么,吃魚尾巴是補什么呢?
從小在海邊長大的我,對這個問題始終沒得到一個確切的說法。只知道,大人們都愿意這樣吃,老人們也是這樣的。
記得小時候過年,家里老人們都要用蘿卜塊燉一條咸鲞魚,說是“想什么有什么”。這種鲞魚的尾巴大人們都特別愿意吃。有一次,家里燉了一條這樣的鲞魚,我那時候小不懂事,就搶先把鲞魚的尾巴夾到了自己的碗里,為此還被大哥狠狠地打了一筷子,意思是小孩子不能先夾魚尾吃,要等長輩先吃。父親慈祥地看著我:“吃吧,吃吧嘗嘗是個啥滋味?”我趕緊放進嘴里嚼了起來,感覺比魚肉香,而且越嚼越香,香得像吃肉一般滿嘴流油。
從此,就知道了魚尾巴的好處,每天漁船靠岸后,小伙伴們都搶著鉆進船艙里搶魚肉吃的時候,自己就專揀魚尾巴吃。
還有魚頭也是一樣,尤其是吃那種新鮮的大鲅魚的時候,雖然現(xiàn)在不少飯店都有一道美味鲅魚餡餃子。可小時候在老家,燉鲅魚吃鲅魚頭,的確是一種難以忘懷的味道。
鲅魚頭尖嘴齒銳骨硬,但硬骨頭里含有一種特有的魚香,這種魚香只有剛出水的新鮮魚頭才有,如果是經過冰凍或長途運輸后,這種特有的香味就不復存在了。在海邊漁家,招待客人時還是會將整條鲅魚做好上桌的,但只有家人用餐時,才會將鲅魚頭和尾巴進行小火慢燉,在不加任何作料的情況下,做好的魚頭魚尾剛出了熱氣騰騰的鐵鍋,一股清香隨風擴散,彌漫在鼻口間,讓人垂涎欲滴。
剛做熟的鲅魚頭上桌后,需要用筷子將魚頭從嘴巴處拆開,把每一塊骨頭分離,然后,夾起其中的一塊慢慢放進嘴里,連骨頭和骨頭里的肉一起反復地嚼,雖然肉沒多少,但在嚼的過程中所品咂出的味道,如同一種新鮮的肉香與魚肉的香味混合到了一起,綿綿不絕,回味無窮。
鲅魚的尾巴是一種類似刷子狀的V字形軟骨組織,不知道其中味道的人,一般在做這種魚時會將尾巴作為廢料扔掉。但正因這種魚尾的特有成分,才成就了這一美味的誘人之處。鲅魚的尾巴在接近肉身處是特別細的,鲅魚只有身體中間的一根硬刺,連著尾巴處。因此吃鲅魚的尾巴本身是沒有多少肉的,只有知道其中門道的海邊人,才懂得這一奧妙。鲅魚尾巴要先吃掉連在尾巴處的那一截細小的肉身,然后將尾巴從“V”字處分開,把其中的一片放進嘴里,順著其中的軟骨脈絡慢慢細嚼,仔細地回味其中的魚香,直到味道由濃變淡為止。
在漁家吃魚,還有一條重要的忌諱切不可忘,就是在吃任何魚的時候,盤子里的魚上面的肉吃完了,不能隨便翻過來吃,要從底下慢慢地把下面的肉掏出來吃。據(jù)說,這是長年在大海風浪中捕撈的漁民們最重視的一種講究。船在海上漂,人在浪里走,最怕的就是翻船。吃魚時翻身最能讓人聯(lián)想到翻船。也許正因為此,漁民們吃魚時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去翻那個魚身的。
魚吃完了,剩下的就是魚骨頭了。在過去,骨頭是廢料,隨手就會扔掉??扇缃瘢~骨頭也成了好東西。一是可以做成魚飼料,二是可以做成魚骨頭食品出售,而且賣得非?;穑械亩汲隹诘搅藝?。
說到魚骨頭,不能不說說一種“蛤蟆魚”。這種魚頭大口寬,露著長長的尖齒,大肚子里的貨也不少。有像圍巾似的魚,長長的,厚厚的,海邊人家都會將它晾在繩子上,干了后用火烤一下吃,非常香還有一種魚肝,類似于鵝肝大小,粉紅相間,味道鮮美。這種魚渾身軟骨,骨頭里的骨髓硬實,吃起來咯吱咯吱響。曬干后,冬天里燉蘿卜吃,味道特別誘人。
聽家鄉(xiāng)人說,現(xiàn)在這種魚基本打不著了,有時候打上來一條,也特別小,肚子里的貨也沒有過去那么多了。據(jù)分析,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漁民們使用的捕撈技術比過去更加先進,但往往越是先進的技術,對大海里的自然生物的破壞也就越加徹底。聽他們講,有時候大的捕撈船用一種大而密的拉網(wǎng)一拉,大大小小的魚蝦基本被拉光。
海味好吃,吃得多了,自然繁衍就跟不上了。有一個苦澀的笑話說的是深海里的魚類,只要經過我們這邊的經濟區(qū)邊緣,就會互相提醒:“那邊不能去,去了就再也甭想回來了?!钡高@樣的笑話早日成為歷史,讓人類與海洋魚類成為真正的朋友。
相信這一天會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