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魚簍、漁網(wǎng)、魚漂浮

一路風(fēng)景 作者:于保月


魚簍、漁網(wǎng)、魚漂浮

——海邊拾趣系列之七

用今天人們的眼光來看,那時候的日子絕對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了。吃的是最健康的食品,以及大海里最天然的海味,其實,這種紅薯偶爾吃幾次是可以,要是作為一種主食,天天吃就受不了了。

電影《海霞》里有一首歌唱道:“大海邊,海灘上,風(fēng)吹榕樹沙沙響,漁家姑娘織呀織漁網(wǎng)?!边@是電影里的漁家生活鏡頭。實際上,真正的漁家人織漁網(wǎng),是在家里利用每年農(nóng)閑季節(jié)織的。

各漁船上的漁網(wǎng)都會在當(dāng)年的使用中出現(xiàn)一些破損,破損嚴重的,需要及時縫補。不太嚴重的,待到冬季把船上所有的漁網(wǎng)拉到家里,一次性從頭一一縫補。當(dāng)然,對于破得用不了的,就不需要縫補了。要重新購買網(wǎng)線,讓家庭婦女在冬季里織新網(wǎng)。記得小時候,家里冬天一般晚上干兩件事。一件是用手剝花生,一件就是織漁網(wǎng)。大人們一手拿著用竹板做的織板,這種織板的寬窄就是漁網(wǎng)口子大小的標(biāo)準(zhǔn),大口網(wǎng)用大織板,小口網(wǎng)用小織板,而來回穿線用的梭子,也是用竹板刻出來的。那時候,大人們織網(wǎng),小孩子就把網(wǎng)線往梭子上穿,左手拿梭子,大拇指不斷地把線往梭子中間的孔里按,右手拿著一大團線慢慢往里引,動作嫻熟的漁家孩子,眼睛即使不看也能很快地把梭子穿滿。

織漁網(wǎng)用的漁線是尼龍線,是從很遠的城里買來的。要織一個漁網(wǎng),需要用很多很多的線,一般經(jīng)驗豐富的漁把頭會根據(jù)一個成形的網(wǎng)準(zhǔn)確地計算出需要多少線,你用完了這些線,漁網(wǎng)也就織完了,不會剩多少。記得最讓小孩子頭疼的事,就是買回來的一捆捆線,需要纏成一個一個的線團。在這個過程中,小孩要協(xié)助大人,就是用兩只胳膊把線團撐起來,大人們拉著線頭把線纏成線團。這個過程既慢又重復(fù),有時把小孩子急得怨聲載道。

線纏完了,還要把一把把梭子用線纏滿,這既是大人的活,有時也是小孩子的活。因這織網(wǎng)是需要梭子的,梭子上沒線是織不成漁網(wǎng)的。漁家的孩子從小就要給家里干這干那,即使放了學(xué)回家也需要抓緊做作業(yè),然后去打豬草、放牛,或幫大人去田里干活。晚上還要幫大人織漁網(wǎng),一年年就是這樣過來的,即使不想干,埋怨也是沒用的埋怨多了大人就會虛無地應(yīng)付一下:“等網(wǎng)織完賣了錢,給你做件新衣裳?!笨椌W(wǎng)是一件技術(shù)活。怎么穿線,怎么鎖扣,什么樣的扣結(jié)實什么樣的不易開,都是有定數(shù)的。

有漁網(wǎng)就需要有魚簍。家鄉(xiāng)的魚簍有大有小,無論大小都是用一種叫作棉槐的荊條編成的。這種棉槐喜歡生長在沙灘里,生長出來就是一條一條的,到了秋天把它割下來曬干,然后放進水塘里漚上一個多月再撈出來晾干,編簍時就不會折斷。大的魚簍有一人多高,一米多寬,裝滿魚蝦得有二百多斤,兩個成年男人抬起來都費力。每當(dāng)傍晚漁船靠岸,船上的漁民就需把當(dāng)天的收獲用這種大魚簍抬到岸上,在他們經(jīng)過的地方,地上都會灑下一路的魚蝦的黏液。

小的魚簍一般是放在家里的,專門放魚干用。記得小時候,每家每戶的房梁上都掛著一個不大不小的魚簍,魚簍用樹杈做成的掛鉤吊在上面,掛魚簍時用木桿子挑著掛上去,需要用魚干時,再用桿子挑下來。這個魚簍里放著各種各樣的魚干,一般在其他季節(jié)不用,只有在冬天不出海的情況下,家里才會用里面的魚干做菜。

有印象的是,這種魚干非常硬,在鍋里烘干后雖然聞著挺香,但咬起來不易。有時干蒸后也不易咬動,因此,小孩子們不樂意吃。但那時候,海邊的海味不少,但細糧不多,再加上當(dāng)?shù)夭划a(chǎn)大米,只有被稱作“全世界認可的最健康食品”——紅薯,每年冬天全吃這種紅薯干,吃多了胃里發(fā)酸,以至到現(xiàn)在,一看到紅薯就皺眉頭。

用今天人們的眼光來看,那時候的日子絕對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了吃的是最健康的食品,以及大海里最天然的海味,其實,這種紅薯偶爾吃幾次是可以,要是作為一種主食,天天吃就受不了了。時光變遷怎能想到紅薯會有今天這么高的地位?

有漁網(wǎng)還得有魚浮。魚浮一般有玻璃的、塑料的、木頭的,等等漁民們常用的基本就是前兩種,全是從外地購進的。當(dāng)時的年月,商品缺乏,漁民是離不了酒的,他們發(fā)揮想象力,就把一些圓圓的魚浮鉆一個小洞,把里面刷干凈了,當(dāng)成盛酒的器具,上面用一個小木塞一堵,就成了。有的家庭還用它當(dāng)水壺用,有時候往地里送飯時就背上這樣一個圓圓的水壺,在身前身后不停地滾來滾去,挺好笑的。

秋天,海邊經(jīng)常刮起大潮,每逢大潮過后,早起的人就會在海邊撿到許多這樣的魚浮,那基本是漁民們在深海里下的漁網(wǎng)被海浪沖散了,漂到了岸上來。就如同海這邊的人們撿到了海那邊的漂流瓶,驚喜常常會不期而遇。

海邊人的生活,只要海不枯就會有講不完的瑣碎故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