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別正定
霽色云光年夜長1,爆竹催趁黯神傷2。
荒村蕭索迷天霧,野渡戚寥遍地霜3。
北睇恒山空寂寞,南臨沱水亦彷徨4。
忍聽古寺鐘聲起,落拓飄零也斷腸5!
1.除夜別正定:農(nóng)歷除夕夜離別故鄉(xiāng)正定古城。除夜,除夕夜。古城正定,地處冀中平原。北拱京師、南臨滹沱、西望太行、東極滄海,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并稱為“北方三雄鎮(zhèn)”,素有“燕南古郡,京師屏障”之稱。正定古稱中山、恒山、常山、真定、恒州等,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文化積淀深厚,享有“古建筑寶庫”之美譽(yù),為國家級(jí)歷史文化名城。正定的歷史可追溯到戰(zhàn)國時(shí)代,西漢時(shí)高祖劉邦三年內(nèi)兩次親征,平定韓信余部和陳豨的叛亂后,將此地命名為“真定”,寓有真正安定之意。正定是百歲帝王趙佗的故里,三國名將、常勝將軍趙云的家鄉(xiāng)。
2.霽(jì)色云光:雨、雪后天氣轉(zhuǎn)晴,天空中還有許多云彩,晴色和云光交融在一起,亦晦亦明。霽色:晴色。
3.年夜:除夕夜,年關(guān)之夜。
4.爆竹催趁黯神傷:這句的意思是,除夕夜,在爆竹聲的催促下,趁著朦朧的夜色離開故鄉(xiāng),心中依依不舍,黯然神傷。催趁:催促;趁著。南宋岳飛《登池州翠微亭》:“經(jīng)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摈錾駛瑚鋈簧駛?,心情不愉快、無精打采的樣子。
5.荒村蕭索迷天霧,野渡戚寥遍地霜:這兩句是說,在寒風(fēng)瑟瑟、爆竹聲聲的除夕夜離別故鄉(xiāng)正定古城,出得城來,只見夜色蒼茫,寒氣凝重,大霧滿天,霜華遍地,煙霧籠罩著村落和渡口,一派蕭索凄涼的景象。佳節(jié)本來是親人團(tuán)聚的時(shí)刻,而我卻在年關(guān)之夜離開故鄉(xiāng),心中無限悲涼。蕭索:冷落凄涼的樣子。野渡:無人管理的渡口。戚寥:寂靜;憂愁;悲傷。
6.北睇(dì)恒山空寂寞,南臨沱水亦彷徨:正定隆興寺大悲閣前有兩座巨大的御碑,一塊是康熙御碑,一塊是乾隆御碑。其中康熙御碑開頭便這樣寫道:“真定府城隆興寺者,前臨滹水,后睇恒山,城郭逶迤,林木縈帶?!逼湟馑际?,站在真定府隆興寺大悲閣上,向前看,滹沱河水正緊臨著南城外緩緩向東流淌(tǎng),向后看,可以遠(yuǎn)眺北岳恒山的雄姿,城郭逶迤蜿蜒,林木茂盛縈繞。睇:遠(yuǎn)眺?!焙闵剑河置阑虺I?,位于山西省渾源縣境內(nèi),為“五岳”之中的北岳。恒山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米,主廟北岳廟,供奉恒山神,即北岳大帝。恒山風(fēng)景以地險(xiǎn)、山雄、寺奇、泉絕稱著。正定在古代曾稱“恒山郡”“常山郡”。寂寞:清凈,無聲;孤獨(dú),冷清。沱水:滹沱河,正定的母親河,距正定城南約500米。滹沱河發(fā)源于五臺(tái)山北麓的山西省繁峙縣泰戲山孤山村一帶,東流至河北省獻(xiàn)縣臧橋與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陽河相匯入海。全長587公里,流域面積2.73萬平方公里。河流主河道及支流沿途經(jīng)過河北省正定、石家莊、無極、藁城、新樂等縣(市)。滹沱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歷史久遠(yuǎn),名稱多異,至?xí)x代才定名為“滹沱河”。彷徨:也作旁皇,猶疑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
7.忍聽古寺鐘聲起:正定多古寺廟,城內(nèi)著名的大寺廟就有八座。除夕夜,古寺悠揚(yáng)的鐘聲在夜幕里傳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讓人沉醉,催人淚下。忍聽:不忍聽;不堪聽。
8.落拓:潦倒失意。也作落魄。
9.?dāng)嗄c:形容傷心悲痛到極點(diǎn)。
1968年農(nóng)歷除夕夜于正石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