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導言

人物與視角:小說創(chuàng)作的要素 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 著,李菱,鄭煒 譯


導言

小說創(chuàng)作是孤獨的藝術。

樂團演奏交響樂,這是一種合作。各種樂器的演奏者,在指揮的引導下,合作奏出美妙的樂章。而如果沒有作曲家譜寫的曲子,演奏無從談起。

在戲劇或者電影中,需要團隊合作的更多。大量的演員、統(tǒng)領全局的導演、道具師、服裝師、燈光師、音效師、技術支持人員一起合作,還有攝影師、攝像師和剪輯師的重要工作。

但如果沒有作家寫出的劇本,這一切也無從談起。

無論是戲劇還是樂曲,都是因為有人寫出了作品,才有了眾人合作的表演。樂曲演奏之前,已經(jīng)有人譜好了曲子;演員表演之前,已經(jīng)有人寫好了劇本。先有創(chuàng)作,再有表演。

寫小說的人,不需要與演員或演奏者合作,因此很容易讓人忽略小說創(chuàng)作其實也分構思階段和實操階段。我們既是作曲家,又是演奏者。換句話說,我們既是故事的講述者,也是寫作者。

落筆寫作的過程,包括文字的成形,詞語、對話、風格、語氣和視角的選擇,都屬于實操階段。做這部分工作的,是故事的“寫作者”。

而創(chuàng)造人物、情景、事件,與構建場景、情節(jié)、事件時序、沖突、反轉(zhuǎn)、背景合在一起,屬于構思部分。做這部分工作的,是故事的“講述者”。

兩者并非涇渭分明。在構思與創(chuàng)作故事時,我們要用到語言,比如說,用小紙條寫下想法、和朋友討論、列出細致的提綱;在實操階段,我們用最適合自己的風格書寫,此時,我們通過增加懸念、恐怖氣氛、情緒渲染,或者是通過靈光一現(xiàn)得到新的點子,來構思新的細節(jié)與動機,發(fā)現(xiàn)人物之間新的關系,修改故事結構讓場景效果更好。

對于如何處理講述者與寫作者的關系,并沒有一個“正確”的法則。我常常在腦海里構思一個故事,一想就是好幾年。先有設想、提綱、規(guī)劃圖、框架,然后才動筆寫。作家拉里·尼文(Larry Niven)通過口述,把故事講給朋友聽,讓聽眾來幫助故事成形、發(fā)展。我還認識一些作家,只有動筆寫才能構思,就像演員即興創(chuàng)造一段獨白。只有通過動筆寫,才能不斷有想法,一邊寫,一邊挖掘、塑造人物與情節(jié)。

無論兩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各自占多大的比例,都必須把兩個角色扮演好。如果構思不巧妙,那些美麗的抒情句子不過就像歌手在練發(fā)聲或是單簧管演奏前的調(diào)音,可能音色很好,卻不是藝術品。正如一個糟糕的演員能毀掉一個好劇本,也正如一個走調(diào)的、疏于練習的樂隊能把莫扎特的曲子奏得一團糟,如果寫得不好,讀者很難從中讀出你精彩的故事。

好的人物塑造要求作者在每一個階段都仔細思考。你要好好設計自己的人物,不要流于俗套,要讓作品富于人性。構思作品的時候,要精確地考慮每個人物的特點。之后動筆寫時,要決定選取哪個敘事視角,即讀者將會從哪個人物的視角去了解故事。

所以,我把本書分成三個部分:構思人物、搭建人物、人物實操。不要想著真正的人物塑造過程會像書里的章節(jié)那樣井然有序。我不建議你們像完成清單那樣機械地使用這本書,而應該把書中提到的問題和點子用到你的故事當中——那些你相信并且在乎的故事。看看哪些部分你處理得比較好,哪些地方處理得不夠好??纯匆暯堑倪x擇,是讓讀者更清楚還是更迷糊。按部就班地塑造人物不會提高講故事的水平。只有善于挖掘人物、滋養(yǎng)人物,讓他們成長,故事才能越講越好。

換言之,這本書不是一個裝滿配料的櫥柜,不是選些配料、稱量,然后攪拌一下就能烤出美味的故事面包。

這本書是一個工具箱,里面有鐵鍬、鑿子、木槌、扳手、鉗子、篩子、鉆頭。用這些工具,把你記憶中、想象中、靈魂中的人物雕琢出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